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財政部將修法 防企業及富人靠資產貶值避稅

熱浪來襲 中西部、華府逾90度高溫將持續1周

今年最重要財報 輝達非比尋常

輝達(Nvidia)將於22日公布財報,雖比其他「七巨頭」晚了一個月,卻被視為「今年最重要的財報」,財報顯示的盈收,不但是最重要AI產業的營運績效,更反映出AI工業革命的走向。到底輝達這次財報的收入和獲利能否超過華爾街的預期,導致股價在財報後上漲?這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輝達今年2月21日公布的上季收入(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為2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265%,獲利則為每股5.16元,同比增486%,收入和獲利都極為可觀,雙雙超過預期。事實上,輝達已連續四季的收入超過上年同期20.18%,投資者對輝達這一季(2至4月)的收入和獲利,都抱著極高期待。

輝達曾預期2至4月的收入為240億元(比221億增8.5%),但不少華爾街分析師都不滿足於這個數字,瑞銀分析師阿庫里(Timonthy Arcuri)指出,如輝達這次報收入只有240億,將不被市場接受,導致股價波動,因此須提高至260億,才能安撫投資者;至於下季(5至8月)的收入預測,也要水漲船高,至少提高至280億。

換言之,輝達這次財報收入和獲利都不能只是剛好超過預期的「小超」(small beat),而必須是遠超預期的「大超」(big beat)。事實上,輝達的競爭對手的超微(AMD)上月財報顯示,收入和獲利雖些微超過預期,加上CEO蘇姿丰對新晶片MI300今年創造的收入預估,只有從35億增至40億,市場認為至少要50億至60億,因此財報後,股價急挫7%。

華爾街對輝達這次財報的盈收預期極高,反映出這次財報必須事事完美,稍一不順,股價就可能出現波動。Oppenheimer證券的分析師史查佛(Rich Schafer)認為,輝達這次財報就算是「小超」,股價也可能出現「大跌」,所以非「大超」不可。

不過多數分析師仍相信,輝達仍可不失眾望,盈收仍可遠超預期,像去年5月財報後股價大漲超過20%,公司市值因此「破兆」,以及像今年2月財報後股價大漲超過10%,股價升破2兆。如果真是如此,這麼巨額的收入從何而來?

輝達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季度收入中,數據中心晶片和軟件的銷售收入占了全部收入的83%,所以預計這季大部分收入仍來自數據中心的收入。據Key Banc銀行分析師約翰‧溫(John Vinh)的報告所示,輝達今年數據中心的收入可達2000億,比2023年增加321%。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增幅,是矽谷科技公司歷來最大的增幅。

紀錄顯示,特斯拉2013年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387%(實質收入為20億),以及亞瑪遜1998年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313%(實質收入為6.1億),兩者都是矽谷歷來最大增幅;現在輝達2024年的數據中心收入大增321%,比例雖不及特斯拉2013年的387%,但實增收入為2000億,遠達超特斯拉當年的實增收入20億。

如此巨額的2000億收入,從何而來?這當然是輝達出售AI晶片和軟件所致。但什麼人或公司會作如此巨大的投資?其他「七巨頭」上月財報時,透露了重要的信息。微軟、谷歌、Meta和亞瑪遜在財報視訊會議中表示,今明兩年將對AI基礎設施作重要投資。這四家正全力投入AI競爭之中,因此總共作出超過2000億元的投資,Meta今年就投資400億,包括今年底前購入35萬片輝達的H100晶片(每片售價2.5萬至3萬),讓Meta年底前的H100總數達到60萬片。輝達的AI晶片市占率達80%,所以四大公司的投資大部分都成為輝達的收入。

市場對輝達晶片有著「無法滿足的需求」,去年等候送貨的時間,長達14、15月,目前仍要等10周。既有如此巨大需求,華爾街對輝達財報還會有什麼擔心?一些分析師認為,輝達將推出新一代Blackwell晶片,預計可於今年第四季付運,可能與目前仍控制市場的H100晶片,出現一個過渡期,形成空檔,並造成銷量損失;據一些分析師的估計,減損率可能達7%至8%。

但瑞銀分析師阿庫里研究過這個問題,他認為,市場上對H100的需求,在今年底之前,都不會完全滿足需求,而新一代的Blackwell晶片,則在第四季,最遲可於12月開始付運,因此不會出現空檔期。他還預計,Blackwell晶片一旦開始交運,需求將會十分強勁,可完全取代H100對市場的壟斷地位。

輝達 晶片 投資

上一則

拜登總統連任之路 面臨困境

下一則

大選年 拜登對中國祭起了大棒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