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PCE數據符合預期 道指大漲570點 今年最佳單日表現

川普批定罪阻他重返白宮 宣判後將上訴

輝達股價顯示 任何企業必離不開AI

輝達日前公布財報,22日股價衝上785元(漲16.4%),市值一天增加2770億元,成為歷來單日最大增幅,輝達也因此成為全美第三大公司(第一第二是微軟和蘋果,全球則是排在沙烏地石油之後為第四),美國股市全面被輝達帶動,更罕見地影響全球股市。

輝達財報的意義,所顯示的不單只是輝達的營收和股價,更關係到正在發生中的「AI革命」前景。自2022年11月聊天機器人ChatGPT出現而異軍突起的「AI大型語言模型」科技,是數十年來人類最重要的科技發明,只有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的發明可相提並論,但專家指出,AI是比這兩項更重要的發明。

不過在21日財報之前的三個交易日,輝達股價持續下跌;16日周五的739元跌至680元,21日財報當天,股價一度跌至662元。這三天下跌反映出市場上的擔憂,認為輝達股價有如天高,根本不可能維持下去,而大量投資者仍認為股價會繼續上漲,所以形勢特別危險,隨時可以泡沫破滅。

而且去年8月和10月兩次財報,輝達營收和獲利雖然都交出漂亮數據,超過華爾街預期,但兩次財報後,股價都沒有上漲,而停留不動,所以本次財報前三天,負面評論壓倒正面評論,直至23日,即在股價大漲後第二天,仍繼續存在,以至輝達未能乘勢追擊,23日只能以788元收盤,與前一天收市的785元相若。

然而輝達公布的數據,完全否定「股價難以維持」的看法。首先是季度獲利每股5.16元,是一年前同期的六倍,其次是銷售收入221億元,是一年前同期的三倍多;更重要的是,輝達預期本季(2至4月)收入將達240億元,是一年前同期的233%,這個預期的收入如能實現,將顯示輝達股價至少可維持三個月不墜,泡沫破滅的風險不大。

上述數據,對不少投資者來說,可能已「司空見慣」,以至「不置可否」,不覺得特別。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財報後說的一番話,不但讓投資者相信,更重要的是讓華爾街分析師相信,因此對輝達和AI的前景陰霾一掃而空。這是為什麼財報公布後,輝達股價只緩慢上升,直至黃仁勳說話之後,才開始加快上升。

黃仁勳說的第一個重點是AI的「新引爆點」(tipping point)。他說,未來五年,科技界對AI加大投資,估計在AI基建上投入1兆美元,由於投資額增加一倍,所以形成一個AI的新引爆點,以及AI發展的新周期。

分析師蒙斯達(Gene Munster)認為,「五年增1兆」是黃仁勳當天所說最重要的,因為從這句話可看到AI和輝達未來五年的走勢。蒙斯達預計,未來五年的最後一年,即2028年,全美的「AI基建」(infrastructure)投資為3000億元;以輝達現在的AI晶片市占率80%計,到2028年因為競爭將減至60%;以60%計,輝達2028年的收入將達1800億元。換言之,以這個收入計,未來五年,輝達將可繼續壟斷AI基建的市場,股價也不致泡沫化和破滅。至於AI的發展,也因為有巨額投資,至少可維持高速發展五年。

第二個重點是,他認為「AI大型語言模型」的革命終點是,所有公司(包括非科技公司)最終都必變成使用AI技術的公司,因為要藉著AI提高生產力,若不作這樣的轉型,就會被淘汰,不可能繼續生存。

「AI化」的轉變,集中在兩種功能,一是電腦運算速度升級(accelerating), 二是數據中心的電腦必須具有「生成式AI」的功能,即利用繪圖處理器晶片(GPUs),將資料訓練成「大型語言模型」(例如ChatGPT),而大型語言模型可以直接回答人類所提出的任何問題。

黃仁勳估計,大量行業的「AI化」,需要大量GPUs,所以他估計未來兩年,輝達的GPUs仍將供不應求。只要市場對輝達AI晶片(H100和今年第二季推出的H200)需求不斷,輝達的好日子就會繼續下去。

黃仁勳所說的「AI基建投資」,已回答了投資者對AI泡沫化的憂慮。當然輝達股價近來一直處於高位(23日收788元),股價不可能永遠向上,有波動才是常態。但從輝達財報所見,以及黃仁勳之言所印證;未來一段時間,輝達仍將被不少投資者所看好。

輝達 AI 投資

上一則

一洲焦點/何謂生命?冷凍胚胎視同人 阿州判決掀議

下一則

一洲焦點/麥康諾辭共和黨參院領袖、趙安吉意外、秦剛未死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