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加州內陸崔西市野火燎原 民眾疏散、州際公路關閉

好市多消費刷卡竟被連刷17次 300元費用變成5000多

中國避談台灣人才 背後有偏見

大陸常有人說「台積電是中國的」。美國半導體界最風光企業英偉達(Nvidia,台灣名稱輝達),不但是華爾街人工智慧(AI)產業新寵,也是投資者炒作的AI股王;與英偉達輝映的,是超微半導體(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兩家出類拔萃的美國企業CEO,是黃仁勳(Jason Huang)和蘇姿丰(Lisa Su),後者被稱為「半導體女王」,兩人都是台灣背景,兩家企業也供應中國晶片,近年被美國政府限制,只能有限度獲批准後供應較低階晶片給中國。

細察中國媒體或海外華人的報導或評論會發現,他們常把台積電強加「中國台積電」稱號,或刻意淡化黃仁勳、蘇姿丰的台灣背景。黃仁勳台灣台南出生、1972年九歲時被送來美國俄勒岡州就學,是道地的台灣子弟,閩南語流利;也是台南出生、三歲時被父母帶來美國紐約求學的蘇姿丰,與黃仁勳有遠房親戚關係,都是美籍華人,也是名副其實的「台灣之光」,經常上主流電視媒體受訪,大陸媒體卻常避談或淡化。

半導體業是中國的軟肋和最痛,被美國領導日本、荷蘭和台灣、南韓等實施禁運卡脖子,使中國手機、人工智能、電動車自駕和先進導航、導彈等研發受限,迄今難找到解方。

華為日前發布用中芯國際製造的7奈米芯片,推出Mate 60 Pro新手機,科技界揭密可能是用荷蘭早期的DUV機重複曝光製造出芯片,而不是最新的EUV光刻機產製。領導這項突破的中芯國際執行長梁孟松,也是台灣人,曾是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也是台積電近500項專利發明人。

梁的貢獻同樣被大陸淡化,他和多名前台積電人,如張汝京、蔣尚義等,對中國半導體業貢獻良多,卻因兩岸半導體競爭和政治處境特殊,成了夾心餅乾,但也印證台灣半導體人才對大陸影響力舉足輕重。

談半導體業,不能不提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他被尊為「台灣半導體教父」,是道道地地的大陸寧波人,在大陸和香港成長,曾就讀哈佛、史丹福大學,曾在德州儀器、通用任職高管,獲IEEE榮譽獎章,也被浙江工商大學列入浙商名人堂。

張忠謀1960年代被中華民國政府挖角,赴台灣投資定居,創辦台積電(TSMC),被台灣奉為「護國神山」。美國遊說施壓台積電來美設廠產製晶片,張忠謀舉足輕重。而馬雲被逼從阿里巴巴集團淡出後,董事局主席由蔡崇信接任,他也是台灣背景,然而這些傑出人士或企業不是被強冠上「中國台灣」,就是被廻避台灣背景。

前些年兩岸關係和善,台商受大陸禮遇,美台政府都放任台商包括台積電在大陸施展。但2018年後美中開啟科技戰,美中和兩岸都築起高牆。大陸輿論長年避提、少提台商或台灣資金、人才和技術對中國的貢獻,也成為兩岸一景。

除了政治原因,大陸似普遍存有大中國意識或自我中心觀念,認為自己才是主流正統,兩岸人口、土地、經濟體量等懸殊,台灣是邊陲,因此刻意忽略或避談台灣因素。其實台灣如教育、技術、管理、經驗的發展,都早於大陸數十年,自然呈現先後發展的優勢或劣勢。尤其台灣半導體業經半個多世紀努力扎根和深耕,如今享譽全球,累積眾多人才和製造、管理經驗,成全球翹楚,獲國際肯定,僅憑資金多、政府補貼或利用竊密、逆向仿製抄襲等,都難以彎道超車。

台商對中國經濟奇蹟的卓越貢獻,常被忽略。以2020年中國出口100強為例,台商就占31家,出口前十名企業台商就占六個,僅鴻海集團(富士康)就有九家公司進入出口百強,台商對中國出口創匯約占全中國三分之一貢獻,但在中共或民眾愛面子下被淡化了。

大陸對台灣經濟實力強大,似不願認同。有趣的是,今年6月,大陸小紅書貼文統計「2022年全國城市人均GDP」,前20名竟包含台灣八個城市,台北市、新竹市、桃園市、台中市、新北市、嘉義市、基隆及高雄都榜上有名,台北市人均GDP以35.25萬人民幣居首,香港居次,北京、上海排名反而落後。

大陸有人評論說,這是高級黑,意淫味十足,台灣跟你有啥關係。中國上下都認為台灣屬於中國,台灣出色的人事物,常被宣揚「為祖國爭光」,問題是多數台灣民眾不吃這一套;美歐日本爭相與台灣合作,台灣半導體業的光環和黃仁勳、蘇姿丰的成就,即使大陸避談,也難遮掩他們耀眼的光芒。

台積電 黃仁勳 晶片

上一則

一洲焦點/紐約因無證客喊求救 白宮不給力

下一則

一洲焦點/彈劾拜登?CIA封口病毒洩出論、普金會面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