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幕僚計畫 他上台首日就大規模驅逐無證客

打擊零售盜竊 商家可與警分享監控 紐約法拉盛曾試行

去美元化呼聲四起 美元地位仍穩固

巴西總統魯拉本月訪問中國時語出驚人地表示:「我每天晚上都會自問:為什麼所有國家都要用美元來結算?為什麼不能讓人民幣或其他貨幣成為國際結算貨幣?」「為什麼金磚銀行不能用自己成員國的貨幣來提供貸款?我知道大家都習慣使用美元,但21世紀我們可以做做不同的事。」

事實上,「去美元化」沒有明確定義,貨幣有著計價、支付和儲值等功能,只要跨國貿易和金融交易透過某種中介媒介,這個中介就是國際貨幣。

二戰後,國際貨幣系統就以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去美元化也就是代表美元的國際貨幣功能被取代,體現的方式包括:以非美元為商品及貿易定價和結算、國際投資客和各國央行減持美元資產、外匯交易減少美元兌換等。

幾十年來,美元一直是全球貿易的王者,不僅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還因為石油是所有大小經濟體都需要的重要商品,它是以美元計價,而大多數商品也以美元定價和交易。

一個最常引用的數字是各國央行儲備的美元資產占比,自1999年的占比71%,雖然穩步下降至2021年的59%。有趣的是,雖然中國經濟實力在過去20年高速成長,但美元在央行儲備的下降,只有一小部分被人民幣資產取代,人民幣只占各國央行儲備約2.7%。其他傳統儲備貨幣如歐元、英鎊和日元都沒有增加;反而澳元、加元、韓元、新加坡元等比率上升。這顯示各國央行都在分散投資。

這現象正好反映了暫時沒有單一貨幣可以挑戰美元。歐債危機之後,歐元區內部調節機制尚待完善,部分歐洲國家幾乎就要脫離歐元。日本自1990年代經濟泡沫爆破後一蹶不振,日元也無法媲美美元。中國金融體系發展不及美國,資本管制讓貨幣無法自由兌換;加上最近地緣政治局勢愈趨複雜,難以想像西方國家會轉向大量使用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

中國是推動去美元化最積極的參與者之一。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中國就已很努力地營造去美元化的貨幣環境,盡量以人民幣採購原油。習近平近日訪問莫斯科,會見普亭,雙方達成更多恊議;之後又促成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復交;中國與法國石油公司完成首筆人民幣結算的液化天然氣合約。中國雖然卯足全力,但問題在於人民幣自己不爭氣,不太可能取代美元。

中國也不是唯一想擺脫美元的國家。除了巴西總統魯拉之外,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最近訪問中國期間曾建議設立「亞洲貨幣基金」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在3月於印尼舉行的東盟財長和央行會議上,與會者針對減少對美元、日元和歐元的依賴,討論「轉以當地貨幣結算」的想法。印度外交部4月宣布和馬來西亞開始以印度盧比結算貿易。

地緣政治風險也加速要脫離美元的趨勢。根據統計,如今高達30%的國家面臨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制裁,這個比率在30年前僅為10%。只不過在俄烏衝突之前,美國及其盟友制裁的目標通常都是小國,直到俄羅斯因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遭到全面制裁,切斷了俄羅斯銀行與以美元為基礎的全球支付體系聯繫。

那麼,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否無法動搖?並不盡然,如果要想動搖美元制度,除非是針對美元出現信心危機。

由於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系統,已維持一段很長時間,金融市場陸續發展出很多以美元為核心的資產。像是美國國債被視為國際安全資產,流通量高、交易頻繁,持有美國國債的投資人不擔心賣出時無人接手,美國國債作為貸款抵押品,已是市場普遍接受的共識。

此外,由於美元資產流通量大,也發展出以美元為基礎的衍生工具市場,例如期貨、期權和換匯市場等,這些市場更便利國際機構和個人以美元交易,進一步鞏固美元地位。任何貨幣要挑戰美元,重新建構以另一種貨幣為基礎的資產系統,談何容易?

全球不少財富都持有美元計價安全資產,美國則是一直發債來滿足這些需求,這也代表美國向別國借貸;當借貸相對美國的產出愈來愈多,有朝一日還不出錢時,國際投資人就會賣掉美元資產,轉投其他貨幣資產。這樣其他貨幣有可能與美元一同成為主要國際貨幣,成為多元國際貨幣制度。但短期內,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貨幣 央行 投資

上一則

一洲焦點/拜登為何挑4月宣布競選連任?

下一則

一洲焦點/聯準會為何再升息1碼?邊界將爆發偷渡海嘯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