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挺巴團體占領布碌崙博物館破壞館藏 已有34人被捕

作證讓川普有罪 「暴風女」保持沉默有原因

馬祭祖融冰 蔡訪美自制 希兩岸降溫

雖然在台灣內部,馬英九登陸祭祖和蔡英文訪美撞期,被視為「非屬巧合」的政治競爭,也隱約有美陸背後角力的影子在。然而,在蔡政府官方對馬登陸行未刻意打壓,赴美後許多活動也相對低調,相較於大陸官方對馬英九禮遇,馬英九趁機重申九二共識,避戰謀和,馬蔡這次隔岸過招,火藥味不濃,反而有著軟硬兩手作用,透露出台灣對於美中台關係的彈性與微妙。

蔡英文訪美雖然有「台美關係最好時期」陪襯,但在國際大勢變化極速,習近平訪俄行後外交一再突破,連澤倫斯基都邀習訪問,白宮也希望收拾氣球爭議、美中關係降到冰點的狀況,有意重啟拜登和習近平會談,中方則擺明了要視蔡在美國「過境」行程安排與表現,評估未來美中關係調整方向,使得美國務院對蔡訪美安排遠較以往謹慎,民進黨政府也無意藉此敲鑼打鼓,增加美中台關係變數。

唯一不受控的是蔡英文在加州會麥卡錫的安排,這將是中華民國總統首度在美本土會晤美眾院議長,打破慣例也升高層級,中共早就嚴正抗議。但眾所周知,這項安排是台灣極巧妙地說服麥卡錫延遲訪台的安排,以免重演去年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共鎖台。麥卡錫與美國會強烈挺台行動,有國內政黨政治競爭用意在,白宮無權也無法干預國會議長,只能強調一中政策不變,對蔡過境安排做法也不會改變,蔡不會晤美官員,以降低中方對提升美台關係的疑慮,並避免美中關係再生波瀾。蔡英文在美也一再表達「不屈服也不挑釁」,台灣是兩岸關係負責任的一方,以低調自制的行動,減緩蔡麥會可能衝擊。

儘管在蔡出訪前,中共就送出宏都拉斯斷交的大禮,警告意味極濃,就算是美國介入也難以挽回,台灣只能企求將傷害降到最低。白宮對蔡「過境訪美」安排的低調控管,也促使台外交單位對可能暴衝的蔡麥會安排,保密到家,無意藉此炒作成外交出擊成果,這異於往日的「平常心」,更透露出蔡政府訪美行安排的「不平常」。

相較於蔡在美的謹慎,馬英九赴陸祭祖的「低調行程」,反而是步步民國,站站中華,唯恐天下人不知。從上海、南京到武漢,孫中山成了馬英九的口頭禪,藉孫中山來傳達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馬英九不斷地在大陸宣揚,官媒當然是政治正確低調處理,但網路抖音傳得沸沸揚揚,中共官方也不好介入封殺阻擋,意外推動了一波馬英九民國風的關注。

在習近平廿大新局啟始,馬英九訪陸是有利於對台工作新領導班子開創新局的,陸方對馬祭祖行,由國台辦主任宋濤在武漢會談、高鐵行陪同,祭祖參與宴請馬家等安排,都看得出大陸的禮遇和重視,馬不斷重提馬習會與制度性協商的重要,強調兩岸要避戰謀和,回到制度性交流的常軌,都是國民黨一貫主張,不同的是,馬能在大陸對著中共講,有機會轉變兩岸對立低迷情勢,但民進黨政府不能,這就是馬英九赴陸轉內銷的政治攻勢,馬一再重申九二共識的重要,但要讓九二共識回來,唯一可能就是國民黨重返執政,這點大家心知肚明。

然而,當年馬習會並不能挽救國民黨的選情,改變朱立倫敗選命運,如今馬登陸,或許可能有對國民黨加分機會,也可能會再成國民黨選戰的負擔,枱面上的國民黨雖應合馬說法,但也不希望馬此行成為總統大選變數。其實,是利是弊,不在於馬英九在大陸如何表述,而在於國民黨人如何證明藍營才真能「和平保台」,爭取到台灣民眾信任,這一點,候選人本身的主張與作為可能比馬英九的表現更重要得多。

然而,蔡訪美與馬登陸撞期,原本應是個相互競爭比拚的政治較量,卻因為局勢變化,藍綠領袖的謹慎行事,不希望自己對外訪問再為台海生波,在政治上一向對立的馬蔡,卻在美陸兩端,相繼為護台實施不同策略的交換作用。

由於馬蔡將同日返台,基於對馬的禮遇,即使中共想對蔡訪美報復,也將避免破壞馬訪陸可能的效果,不至於採取過激手段,反而使得馬大陸行會成為蔡訪美的有效護欄,而馬蔡在太平洋兩端的表現,將有助台海兩岸關係降溫,雖未必春暖花開,總是融冰釋懷,利於美中台三方關係的正向發展,則是另一項意外收穫。

馬英九 國民黨 中共

上一則

一洲焦點/田州小學槍案:跨性、擁槍2大議題撞擊

下一則

一洲焦點/蔡英文見麥卡錫、檢方千方百計擒川普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