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黃仁勳:人形機器人未來3年將有突破 百年後無所不在

金融時報:Adidas對中國高管遭控涉貪展開調查

觀察站/「兩國論」警鈴響 美國是放手過關 還是按兵不動?

前總統蔡英文(右二)、新任總統賴清德(右三)20日在總統府內完成交接。 (圖/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前總統蔡英文(右二)、新任總統賴清德(右三)20日在總統府內完成交接。 (圖/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看來初步在美國眼裡過了關,他說出了美國想聽到的關鍵字,對於台灣內部拉響「兩國論」警鈴的氛圍,美方按兵不動,是自信還是天真?

到目前為止,多數外媒以賴總統承諾維持穩定為焦點,報導賴的就職演說,華爾街日報直接以沒有新意破題,路透和金融時報認為賴對北京傳遞善意;美國國務院使用歡迎字眼,定調賴的演說過了關。

當詢問國務院如何評價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以及進一步追問賴清德在演說中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國務院願意給予總體評價,至於躲在就職演說中的爭議點,美方迴避以對。

就美國政府處理美中台關係而言,這層「模糊」並不陌生,不放大賴清德就職演說的每一個字,既代表美國保留政策迴旋的空間,以及足以在事發後出手擺平問題的自信,而這樣的做法歷經過檢驗。

前總統陳水扁初上台時在兩岸展現務實與彈性,白宮曾讚陳的「四不一沒有」就職演說對兩岸復談而言務實且具建設性;當陳兩度在大選前夕打公投牌(2004年防禦性公投、2008年入聯公投),踩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紅線,遭美方直接判定為改變現狀;美國以強力嚇阻來度過這段美台關係在1979年以來的最糟糕時刻。

這股自信放到今天,美中國力的逼近不容忽視,美國早已無法靠單邊威懾來控制局勢;若美國無法應對愈發專斷的北京,無法平衡兩岸敏感的局勢,就只是天真。

基於華府和台北的當前關係,拜登政府對賴清德的路線應該是「信任且需要核實」,觀察賴要如何兌現「維持現狀」的承諾,會不會過度消費華府對台灣的好感與支持,進而威脅美中大局,動搖華府苦苦維持的現狀。

拜登和習近平各自有各自的難題,拜登在國內面臨共和黨與前總統川普的強力挑戰,中國面對經濟發展停滯和關鍵供應鏈斷鏈的衝擊,加上外交及軍事領導階層無預警換血,凸顯從中國到共產黨內部處處是地雷。

賴就職演說的挑戰還沒有完全落幕,北京可能直接施壓台灣,或者施壓美國,美中在拜習會後恢復的若干互動和互信,隨時能被拿來作為北京箝制華府的工具,說到底還是要打壓台獨空間;哪個利害關係人在此時把局勢往戰爭邊緣推,誰就是「豬隊友」。

賴清德 華府 國務院

上一則

回應賴清德就職演說 美國務院:「歡迎」台海維持現狀

下一則

川普律師質問 封口費案證人柯恩認偷川普公司數萬元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