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外交抵制」冬奧 盟國意見分歧
拜登政府宣布將對北京冬季奧運實施外交抵制以抗議中國人權議題,白宮將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但美國運動員仍可參賽;各國對於白宮的外交抵制行動立場不一,目前英國、加拿大、澳洲等盟國表態支持,法國、南韓反對,歐洲其他國家則仍在觀望中。
法國將派遣外交官員前往北京,並表示反對藉由運動賽事來強調人權議題,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批評法國立場,他向法國喊話:「像過去一樣加入我們,站出來支持人權。」
南韓同樣不參與美國的外交抵制行動,顯示與中國就北韓問題的合作與美國出現巨大分歧。
外傳德國外交部長呼籲歐洲國家對北京奧運做出一致回應;路透引述消息人士透露2026年冬季奧運主辦國義大利無加入外交抵制的計畫。
冬奧向來表現優異的挪威計畫派遣外交官出席北京冬奧,挪威外交部長圖內(Henrik Thune)表示:「假設2月的旅遊限制及其他防疫要求允許,挪威政府成員計畫將出席北京奧運及帕奧。」他說,挪威政府一般不認為抵制運動賽事為推動和平及人權議題的有效方法。
歐盟成員國立陶宛(Lithuania)表態參與外交抵制行列,批評中國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制裁;日本、紐西蘭同樣列在外交抵制的陣營中。
國會山報(The Hill)報導一名政府高層透露拜登政府並未與其他夥伴聯合發起全球行動,但美國與盟友及夥伴商量並且事先告知美方的決定,「我們總是全然期望各方做出自己的決定,這是他們的特權」。
密西根大學國際研究所所長瑪莉.蓋勒格(Mary Gallagher)表示,美國夥伴缺乏統一態度對中國有利,「這像是對中國強調這之中有分歧,以及誰不願意站在美國這方」。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