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G7較勁?中亞峰會登場 中國影響力正式進入中亞

習反對顏色革命 對3勢力零容忍
首屆「中國-中亞峰會」18日在中國陝西省西安市登場,五國領導人在中國古都西安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一對一會談,確保邦誼「歷久不衰」,並為區域協議舖路。習近平在主旨演講提到與中亞國家「四個堅持」,提及反對「顏色革命」,保持對三股勢力零容忍。
這是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北京政府陸續與中亞五國建交以來,首度進行的峰會,時間點接近七大工業國(G7)在日本廣島舉行峰會,互別苗頭意味濃厚,國際高度關注。
新華社報導,習近平17、18日與到訪的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Kassym-Jomart Tokayev)、塔吉克總統拉赫蒙(Emomali Rahmon)、吉爾吉斯總統扎帕羅夫(Sadyr Nurgojoyevich Japarov),以及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會談,並會見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Serdar Berdymukhamedov)。
4個堅持 著力破解地區安全困境
習近平在19日圓桌峰會上指出四個堅持:堅持守望相助、堅持共同發展、堅持普遍安全、堅持世代友好。他強調,堅決反對外部勢力,著力破解地區安全困境。
習近平表示,中方願與中亞各國群策群力,共商共建,將中國-中亞機制打造成推進六國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而這場峰會「具里程碑意義,將推動中國與中亞合作步入新時代」。
習近平與托卡葉夫及拉赫蒙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兩國強調將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
中國外交部表示,各國元首將就各領域合作,並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另外,中國-中亞峰會將進一步凝聚中國和中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共識,包括早日啟動中吉烏鐵路建設。
中國外交部歐亞司副司長于駿表示,六國元首將共同簽署重要的政治文件,見證簽署多項合作文件,涉及經貿投資、互聯互通等多個領域。
專家:在西安召開 顯示俄勢力消退
專家分析,中國-中亞峰會如今在西安召開,顯示俄羅斯勢力消退,而中國近年政治經濟實力增強並舉辦中亞峰會,象徵中國影響力正式進入中亞。
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社論指出,中國-中亞峰會是對全球的正面示範。學者指出,北京希望優先提升和中亞的政治信任關係;俄烏戰爭爆發一年後,中亞國家將目光轉向中國,尋求新的發展動力。
針對外界輿論指中國此次舉辦峰會如「直踩俄國後院」、「挖俄國牆角」的聯想;對此,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特別引述俄方專家說法「降溫」,稱「俄中在中亞的根本利益一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