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升空73秒後爆炸解體 佛州外海發現挑戰者號殘骸

太空總署(NASA)10日宣布,在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爾角外海的大西洋海底發現一大段挑戰者號太空梭殘骸;這是自從1986年挑戰者號於發射升空時意外爆炸悲劇發生以來,所發現的最大片殘骸。
今年3月,有線電視「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在拍攝一個關於搜尋二次大戰戰機殘骸的紀錄片時,無意間發現挑戰者號的機身碎片。太空總署官員已證實這段影片的真實性。
甘迺迪太空中心一名經理夏尼利(Michael Ciannilli)表示他在檢視這段影片時,「我的心跳少了一拍,我必須說,它令我回想起1986年,我們全國上下所經歷的一切」。
1986年1月28日,美東時間上午11時38分,挑戰者號自甘迺迪太空中心點火發射。升空後僅僅73秒,機身突然化為一顆火球,碎片如同流星般墜入大西洋,七名組員全數罹難,包括六位職業太空人,以及一名特別挑選參加太空任務的高中教師克莉絲塔·麥考利芙(Christa McAuliffe)。
事故發生後,太空總署展開長達數月大規模打撈及調查工作,後來研判是發射當天破紀錄的低氣溫造成太空梭右側固體推進器零組件遭侵蝕,以致起飛不久後高溫燃燒氣體外洩,燒穿燃料箱,引發毀滅性爆炸。氣象資料顯示,發射前一夜氣溫驟降至攝氏零下8度(約華氏17度);原訂發射時間上午9時38分,也只回升到攝氏零下3度(約華氏26度),發射作業因此延後兩小時。
此次發現的殘骸是歷年來打撈到最大塊挑戰者碎片,面積約為15呎見方,由於部分仍為海沙所覆蓋,所以實際面積可能更大於此。夏尼利指出,「從殘骸上的正方形隔熱瓦研判,這塊殘骸應該屬於太空梭機腹」。
目前約有47%的挑戰者號機身已尋獲,總重量達107公噸,幾乎全部收藏在卡拉維爾角太空軍基地附近的一座廢棄飛彈發射窖中,一片機身側面碎片目前則陳列於甘迺迪太空中心遊客園區。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