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視為「示弱」美重新思考對中調整關稅
路透10日獨家報導,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演,已使美國重新思考調整關稅的問題,拜登總統尚未下政策決定;知情人士表示,「台灣已經改變了所有事。」
為了是否要調降川普政府時期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白宮已討論數月,知情人士表示,拜登尚未決定,行政部門提出各種方案,包含調降部分商品關稅、透過發起新的301調查來加徵額外關稅,以及延長豁免關稅的商品名單,來減輕美國企業壓力,因為部分商品只能從中國取得。
中國商品加徵進口關稅的成本往往落到消費者身上,對照美國正為通貨膨脹所苦,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等人主張調降部分關稅來減緩通膨壓力,但美國貿易代表(USTR)戴琪(Katherine Tai)持反對立場,她主張保留對抗中國貿易不公的工具。
拜登上月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時,對習說明中方貿易不公的作為傷害美國勞工和家庭,不過白宮資深官員強調,這無關拜登決策。
消息指出,北京為報復國會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而展開圍台軍演,使得拜登政府不得不重新考量,以避免給人向中國示弱的感覺。因為這次解放軍軍演,已有批評指拜登對中國讓步。
路透引述資深官員說法報導,拜登是唯一的決策者,在台海局勢發生變化前,以及到目前為止,拜登都沒有決定,不排除所有選項。
知情人士表示,除了中國對台灣的反應外,還有其他因素使情況更加複雜,例如,當美國官員考慮取消部分關稅時,華府要求北京禮尚往來卻遭到拒絕。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已擱置片面取消關稅的想法,因為中方未能展現有意落實在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所做的採購協議。
路透報導,川普政府同意關稅豁免的商品超過2200項,包含許多重要的工業零件和化學製品,豁免期到去年1月期滿;戴琪只延續了其中的352項,業界期待美國大幅增加豁免品項。
美國智庫「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資深研究員鮑恩(Chad Bown)2月分析,中國在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承諾加碼採購的額度,只落實57%(2888億美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