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各地校園近來加強安保 卻難面面俱到

德州烏瓦德市(Uvalde)24日爆發校園槍擊案,全美各校引以為戒,紛紛提高警惕,加強校園保安工作,如要求學生打開包包受檢,或要求包含家長在內的任何訪客需在到校前事先來電預約;然而專家指出,每次發生校園槍擊後,就會看到各校「行禮如儀」地提升安全意識,但過不久就又放鬆警惕原形畢露,無限循環。
各地校園均表示,德州槍案發生後,已要求當地警方增派駐校人力,並要求家長或訪客到訪前,需與校方聯絡;部分學校要求包含教職員工在內所有人進入校園前須打開包包受檢,甚至全面禁止攜帶包包。
事實上,每次只要傳出重大槍案的消息,短時間內各校都會加強安檢措施,但只要風聲一過,就會放鬆警惕,因此又出現新的悲劇;洛杉磯聯合學區督學卡瓦洛(Alberto Carvalho)說:「我也明白這個問題,但現階段我們必須做點什麼,才能向學生家長交代。」
曾從事校園安全防護工作30年的安全專家肯尼斯(Kenneth Trump)指出,雖然這次提升校園安全意識的舉措能維持多久還有待觀察,但大方向上值得鼓勵,因為校園安全的漏洞常常不是因為硬體設備不足,而是人員疏忽懈怠;他說:「人員失誤和不照標準作業程序才是造成大規模槍案的因素,硬體設備不足都只是次要,甚至不是原因。」
事實上,自1999年科羅拉多州哥倫邦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槍案後,聯邦政府已投注大量心力及資源矢言提升校園安全,例如撥款給各校開設安全講習課程;各州甚至郡政府也編列預算在各校加裝監視器及金屬探測器,希望盡可能地降低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可能;然而,從統計數據觀察,即便各級政府有所作為,槍擊案仍然有增無減。
哥倫邦校園槍案事發學校傑夫科公校(Jeffco Public Schools)安全主管麥唐諾(John McDonald)就說:「我所在的這個校區15年內花600萬元全面加裝只有從教室內部才能打開的鎖;但問題是我們做得再多,都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很難面面俱到全力阻絕有心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