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時:美國對伊朗出手 將暴露中國影響力的局限性

川普:美國假太多了、工人也不想放

新聞眼/打開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之門 卡特「好人也長命」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海軍紀念館廣場上的卡特靈柩馬車。(作者提供)
海軍紀念館廣場上的卡特靈柩馬車。(作者提供)

常聽到好人不長壽的說法,當是人們對天不假年的善男信女過早仙逝表達的惋惜之情。但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顯然衝破了這一羈絆,他不僅以一個忠厚誠實、熱心為民的大國領導著稱,而且正如拜登總統所讚,「是一個有原則、有信仰、謙虛的人。

華府辦國葬 寒風下送別

卡特的靈柩於1月7日下午從喬治亞州家鄉飛抵首都華盛頓,車隊自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到市區賓州大道的海軍紀念館廣場後,舉行莊嚴肅穆的移靈至馬車儀式,之後沿著大道行進到國會山莊,停靈兩天供民眾瞻仰。由於卡特畢業於著名海軍學校,曾在海軍服役多年,又於1980年親自批准建造海軍紀念館,選擇此處舉行儀式極具意義。

我們當天冒零下氣溫和刺骨寒風提前趕到廣場占位,與眾多市民一道自發為卡特送行,竭誠表達由衷敬意。事後看到一張蓋蒂圖片社(Getty Images)的照片,展示的正是重重疊疊排列的為卡特送別人群,最前方中央戴粉紅帽的居然就是我妻,倒也為我們留下個歷史紀錄。

華盛頓地區兩天前下過大雪,路邊仍有積雪和凍冰,加上寒風凌厲,我和幾個老人雖有帽子手套全副武裝,仍止不住發抖。在等待中,我們看到軍樂隊和儀仗隊步入廣場,多匹黑色戰馬牽拉的馬車停靠道旁,馬上坐有神情莊重的武裝騎兵。馬車後有一匹沒有騎士的孤伶伶戰馬,由站立一旁的士兵以手牽拉韁繩,明顯寓意戰馬主人已離去,引人注目又顯悲哀。記得以前在電視上曾見過為甘逎迪總統送行場面,也出現過類似的無騎士戰馬,用以表達對主人長辭的哀傷,此次親見倍覺傷感。

下午3時許儀式開啟,海軍軍樂隊奏響「向總司令致敬」(Hail to the Chief) 樂曲,手執軍旗的禮兵和持槍護旗手整齊地走到馬車邊,卡特的家屬也聚攏過來。我們看到八位高大強壯的儀仗兵將卡特的靈柩從黑色靈車上緩緩地搬移到馬車上,靈柩上覆蓋國旗。近4時,護靈隊伍移動,最前是九輛警用摩托車開道,其後是軍樂隊,然後是其他車輛,再是靈柩馬車和身穿黑色服裝的卡特家屬。

政績有褒貶 善良獲公認

我頭一回看到盛大又感人的送別場景,真切感受到不懼嚴寒趕來現場人群對卡特的熱愛和景仰,也為自己能身處首都和見證感到慶幸。身邊一名婦女告訴我,她是國會眾院工作人員,曾參加雷根總統的就職典禮,親眼看到卡特按慣例乘坐直升機離開首都;她認為卡特的敗選某種程度上反轉為好事,成就他後來致力於人道與和平事業的輝煌業績。我插口說,可是卡特的執政業績好像乏善可陳。她說那很大程度上是因時事艱難,未必是卡特之過。

我又聽到身後一對男女的對話,男的說卡特絕對是個善良好人,正直樸素。女的則補充說,也許卡特的善良正是他為人詬病的癥結所在。我想那名女士的話似頗具慧眼,卡特或許的確過於善良才多所閃失,尤如營救美國在伊人質的黯然失敗,最終導致連任敗北。

促美中建交 開留學大門

但對無數中國人來說,卡特無疑是個倍受尊敬的無可替代人物,因為他是直接促成美中建交的在任總統,使兩國關係走上正軌。

我至今清楚記得1978年底的某一天,我所在大學所有文革後考取入學不久的學生都被召集到東部大禮堂開會,只說是有重要廣播收聽。當廣播中傳出美中建交的喜訊,大禮堂裡自發地爆發出雷鳴般掌聲和歡呼。

我想我之所以能到美國留學,很大程度上也應得益於卡特總統,因為據說是他一手拍板,連夜恢復中方派遣5000學生的要求,承諾即便10萬也可欣然接納,以豪邁氣魄爽快地打開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之門。

1993年我正在南方伯明翰市的一所大學教書,忽聞前總統卡特夫婦於5月裡要來伯明翰參加一個浸信教會活動,還會舉辦講座,為民眾簽名留念。

我們夫婦那天趕去活動所在的學校大禮堂,經過排隊後在一張長方書桌後看到了這位白髮鶴顏的慈祥前總統和夫人羅莎琳,居然得到他們夫婦的各自親筆簽名,自然感到興奮無比。

卡特夫婦為作者留下的親筆簽名。(作者提供)
卡特夫婦為作者留下的親筆簽名。(作者提供)

我們來美多年,在各種場合下見到過好多位在任總統、前總統和未來總統,包括雷根、柯林頓、歐巴馬、川普和拜登,但能如此近距離見面並得到總統夫婦雙雙簽名的絕對只有卡特夫婦。我們當時向他們連連鞠躬致謝,他們則報以燦爛微笑,和藹可親,讓人如沐春風。

卡特曾經貴為世界最強國之主,一旦離開白宮後就甘為普通人,毫不擺架子,與民同樂。如同他的密友、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安得魯.楊所說:「卡特已經離去,但他沒有走遠。」我們其實應該慶祝卡特輝煌無私的一生,因為他是個真正的人民公僕和道德楷模,長壽的卡特依然活在我們中間。

拜登 眾院 白宮

上一則

城市傳真/建築旅行 與大師萊特相遇

下一則

新聞眼/亞利桑納州鳳凰城 小台北飄香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