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加州參議員闖記者會質問國安部長 遭特勤上銬驅逐

符合這3條件 可考慮「微退休」調整人生目標

皇后學院校長吳華揚 回顧在美華人移民史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皇后學院校長吳華陽日前在美國華人博物館舉行對談,通過講解標誌性的法條和案件,回溯了華人移民在美的百年歷史。(記者曹馨元╱攝影)
皇后學院校長吳華陽日前在美國華人博物館舉行對談,通過講解標誌性的法條和案件,回溯了華人移民在美的百年歷史。(記者曹馨元╱攝影)

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校長吳華陽(Frank Wu)日前在美國華人博物館(MOCA)舉行對談,在反移民聲浪日益高漲的當下,律師出身的吳華陽通過講解標誌性的法條、案件,回溯了華人移民在美的百年歷史。

川普上任不久即簽署行政命令,試圖禁止非綠卡或非公民者在美國所生子女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分,此令立即在各州引發法律挑戰;迄今已有22州和華府法官發出禁令,阻止在全國實施川普的限制出生公民權行政令。17日,美國最高法院表示,將審理該案件,並於5月15日在特別法庭會議中進行口頭辯論。

吳華陽指出,出生公民權之所以會受憲法修正案保障,也是由於一位華人的努力。1890年代,出生於舊金山的黃金德從中國探親返美時,因「1882年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被拒絕入境。21歲的他將案件訴訟至最高法院,最終法院在1898年以六比二裁決其為美國公民,出生公民權也由此確立。

吳華陽也表示,排華法案之所以在1943年被取消,並不是因為美國真正接納了華人,而是因為美中在二戰時處於同盟關係,「這純粹是戰爭中的政治行為」。在吳華陽看來,真正接納了移民潮的是1965年由前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簽署的移民法案。

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取消了對亞洲、非洲、南歐和東歐移民的限制性配額,在接下來的50年裡,數千萬移民紛沓而至,重塑了美國社會,「但別忘了,這項法案的誕生也由於60年代美國人權運動的努力。」

如今,對於移民的打壓政策似乎又回到了一百年前「誰得以成為美國人」的討論,吳華陽的父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學生身分從台灣來到美國,他說,自己父親的廚房裡除了鍋貼外,現在也多了很多美國食物,「他超愛吃Spam(午餐肉)」。而當十多年前他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曾問過父親,要不要將母親的骨灰送回台灣安葬,「但是我父親對我說不,就葬在美國吧,我們的家庭現在在美國了,我們的根也在這裡。」

移民 華人 美國公民

上一則

反川普播客節目 連3月奪下載冠軍

下一則

「鐵路華工紀念日」提案 教師聯盟支持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