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信箱不見了 原來在車房
現在居住的這棟1960年代老房子,是在網上加碼搶購而來的。那年加州灣區房市熱火朝天,若等我們遠從密西根飛來看房子,房子早落他人手,連投標的機會都沒有。雖然在網上看過房子照片,但真正搬進來後還是被它的老舊嚇了一跳,最奇怪的是社區內沒有郵筒,自家信箱不知道在哪兒。
密州每個街口 安裝郵筒
在密州時住過兩棟房子,第一棟也是很小的1960年代老房子。每戶人家的信箱都釘在房門旁邊的牆上,多是長方體,有橫有直,式樣、顏色和材質雖各不相同,但大小都差不多,頂端有一個可開闔的蓋子以供放信和拿信,信箱都沒有鎖,也從未聽說過信件遺失的事情。附近一些社區不知是否較新或更老,信箱多豎立在車道尾端,郵差不用下車走路送信,坐在郵車內即可直接將信件放入信箱內。每個街口都安裝有郵筒,方便住戶寄信。
第二棟是1980年代興建的大房子,屋主協會統一規畫信箱的設置,兩兩對門的四戶人家設置一座木製信箱,每個信箱皆附有一根紅色小桿但沒有鎖。信箱座一律安放在馬路同一邊,整齊劃一更加方便郵差送信。社區內沒有郵筒,所有要寄的信件可放在信箱前端,只要豎起紅色小桿,郵差便會在送信時順便帶走。用意雖好但無人負責管理,冬天積雪盈尺,郵車無法停靠信箱,郵差拒絕送信收信,我家先生遂常志願剷雪。
原打算到亞特蘭大退休,搶購了一棟新房子,21世紀的新社區將所有信箱集中一處設置,每個信箱都有鎖。這樣的處置方便了郵差卻苦了住戶,住得遠一點的人每天得開車去取信。陰錯陽差我們沒有搬去亞特蘭大,而是搬到了加州灣區。
在房子前院繞了半天,門邊牆上和車道附近都不見信箱蹤影,最後在車房門上看到一個金屬製的投入口,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回到車房內這才發現投入口的背後懸掛著一個大帆布袋子,原來這就是我苦尋不著的信箱。這種信箱也只在我們所住的這條街上看見,而且為數不多,想來是由最初的屋主協會統一規畫的,等到房屋易主,換裝新的車房門時不再沿用這種帶有信箱的格式。
像這樣嵌在車房門上的信箱在密州時從未見過,倒使我想起了小時候在台灣所見的信箱。那時住的眷村房子每家都帶有一個紅磚牆圍起的小院,院牆木門上即釘有一個木製信箱,外面的投入口和現在車房門上的相差無幾。郵差可騎著腳踏車沿巷挨家挨戶地送信,是深受歡迎的人物,沒有人會動念去搶或偷他的郵包。
郵差步行送信 備極辛苦
日常在社區散步時常會碰到步行送信的郵差,加州雖不下雪但冬天是雨季,夏天可熱到華氏100多度,步行送信還是備極辛苦。老社區的房子沒有統一規格,房門隔著前院遠離馬路,無論騎單車或開郵車送信皆嫌不便。通常郵差只是開著郵車運送包裹,若屋主不在家便將包裹留置門前,不用擔心有人會偷拿包裹。平日郵差則將郵車停在一個街口,然後挨家挨戶地徒步送信。
加州在2014年為了減少監獄人口通過了47號提案(Prop 47),將某些重罪歸類為輕罪,即犯罪涉及的金額若在950美元以下就可歸類為輕罪,最高刑罰是6個月的服刑,從此大開搶劫偷竊方便之門。
疫情期間,百業蕭條,打砸搶燒的事時有所聞,警方束手無策,因為今天抓了人,但如犯罪涉及金額不足950美元,明天就放人,周而復始,抓不勝抓,況且警力本就不足,乾脆不抓。放在門口的包裹,有人大方的順手牽羊,即便被監控全盤入鏡,亦奈何不了他。
最初這些罪行多發生在窮人區和一般商店,慢慢食髓知味轉向富人區和名牌店下手,亦由單人行竊演變為合夥作案,更化暗偷為明搶。疫情過後,通膨居高不下,這股歪風愈演愈烈,作案手法更是推陳出新。
以往只聽說過自動提款機被盜領,現在則是用繩子掛鉤直接將整台提款機拖拽出來盜走。人的貪慾無窮,提款機內多現金,容易引起歹徒的覬覦不難理解,但年底南灣發生社區信箱整座被搬走的偷竊事件,還是頭一回聽見,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此一社區的信箱是統一設置,三座信箱併排,每一座約有20戶的金屬製有鎖的社區信箱,歹徒使用專業器材將右邊那座信箱從底座切開裝入車內,因車內再無剩餘空間,另外兩座信箱才得以倖免於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