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規定、節省成本 民航旅客吃得愈來愈差
與享受鋪著白色桌布及空姐現做炒蛋的美好時代相比,在飛機上用餐可說是今非昔比。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機上大餐的消失,已成為旅客現在得忍受一長串失望、不便與服務縮水的一部分。但節省成本並非機上大餐消失的唯一原因,讓許多人意外的是,它的終結竟源於政府監管、飛機設計、機上電影、稅收減免等巨大變化,以及健康安全意識的提高有關。
自911事件以來,航空公司的安全協議與規定已改變機組人員在空中可以使用的烹飪刀具類型。飛機上的廚房變小,以便容納更多乘客座位;為保護過敏症者,不提供花生之類的食物。飛機上的餐食變得更少、更乏味或完全不提供。
旅遊專家哈德維特(Henry Harteveldt)指出,餐飲服務曾是航空公司自豪的亮點;但現在品質實在太差,讓人不得不懷疑管理階層的味蕾是否有問題。
長期以來,航空公司一直設法降低餐食成本、減少空服人員備餐時間。一個知名的例子,是1980年代美國航空總裁克蘭德爾(Robert Crandall)曾吹噓說,每份沙拉只需去掉一顆橄欖,每年就能為公司省下4萬元。
對航空公司來說,成本與速度比食物的味道更重要。新加坡航空或達美航空等會與米其林星級主廚合作,但多數公司都將餐食外包給餐飲服務業者,他們僅提前數小時準備這些食物。
佛羅里達州Embry-Riddle航空大學教授瓦格斯派克(Blaise Waguespack)表示,人們願意犧牲食物來換取低票價;機票提供的是座位,座位以外的任何東西都要付費。
機上食物收費,哪怕是幾塊錢的三明治、零食包或起司拼盤,也是航空公司賺錢且節稅的方法之一。國內機票需繳納7.5%聯邦消費稅,但該稅不適用於行李費與機上食物,而這兩項費用都越來越高。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