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烏克蘭大壩誰炸的?基輔稱截獲關鍵電話認定兇手

四種保護心臟餐 心臟科醫生最愛吃

「路明思」精準追蹤癌細胞 蘇隆畯把小鑽石變大商機

路明思生技營運長劉奕宏(左起)、執行長蘇隆畯、研究專員范家維。(記者曾吉松/攝影)
路明思生技營運長劉奕宏(左起)、執行長蘇隆畯、研究專員范家維。(記者曾吉松/攝影)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2016年7月,中央研究院的一場內部演講裡,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張煥正以幾張鑽石在電影、歌曲及詩作中的投影片為開場白,開啟他對奈米鑽石的演講內容。四年之後,張煥正的學生蘇隆畯從中研院技轉取得授權,創立路明思生技,想用奈米鑽石螢光的特性,要在生醫領域開創市場。

路明思生技成立於2020年元月,目前實收資本額才315.8萬元台幣,蘇隆畯是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他表示,路明思生技的核心理念,是要解決細胞螢光的不穩定。

自2012年起全世界掀起奈米科技的研發熱,在這個趨勢下,鑽石原本做為貴婦們的最愛,也逐漸成為科學家們愛不釋手的寶物,因為鑽石擁有緊密的三維晶格結構,密度高,物理與化學性質十分特殊,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材料。

因此,國際上早已有研究團隊想把人工鑽石做到極小化,並透過奈米人工鑽石產生螢光,在工業界發揮作用。不過,這項構思在生醫領域的應用卻非常少,張煥正是研究奈米鑽石在生醫應用的重量級專家。

蘇隆畯曾經身為張煥正實驗室研發團隊的成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先取得中研院奈米鑽石技術授權,接著自己開發了獨家顯影技術,兩者加以結合,2014年蘇隆畯第一次創業,想直接把奈米鑽石螢光材料當產品直接銷售,但是這項營運模式被證明並不可行;到了2020年初,蘇隆畯再度取得中研院的技術授權,並在不少醫師建議下,二次創業成立路明思生技。

蘇隆畯指出,過去生醫研究時,會利用傳統的螢光染劑來觀察細胞及組織,但是這種傳統螢光染劑能維持的時間,最短少於兩分鐘,因此面臨螢光訊號不持久,無法長時間追蹤,對細胞有毒性傷害、背景雜訊複雜及無法精準定位與定量等缺點。

路明思科技利用奈米鑽石開發的追蹤試劑,以「LuminX-螢光奈米鑽石標靶」為技術,希望解決再生醫學、精準醫療和全球幹細胞治療在臨床試驗前安全性及有效性評估的問題。

轉換營運模式 站巨人肩膀上

這項技術產品在細胞內可維持的螢光甚至可長達180天以上,這是一項新創長效穩定螢光材料,無需避光可常溫保存,經試驗證實對各式細胞、基因層面皆無毒性。

自路明思生技創立以來至今已有兩年多,公司鎖定再生醫療、免疫細胞療法,與癌症轉移腫瘤模型三大領域,目標客戶包括研發細胞相關的實驗室,研究機構, 醫學中心及公司企業,為這些客戶進行藥物開發前臨床試驗(pre-clinical)階段的服務。

從創立第一年開始,就已有台灣研究單位找路明思生技合作,雖然公司員工只有五位,不過,已經有三項產品正在銷售。今年起,路明思生技的客戶已經包括十家學術機構、六家醫院及五家細胞治療公司,這些客戶中還包括一家上市櫃公司。此外,包括中研院、生技中心、台灣大學、台大醫院、 亞洲大學、高醫大及義大醫院等單位都曾採用過路明思生技的服務及產品進行各自研究。

回憶起第一份訂單,過程並不順利。蘇隆畯指出,在公司一開始推出檢測平台後,由於是非常新的概念,市場普遍接受度不高,但是他經過不斷的調整,加入試劑檢測、PCR影像分析以及組織定量的服務,讓技術平台更加完善,應用領域也更廣。

解決客戶難題 節省經費人力

如今,經過改良後的平台已經可以在傷口修復、腦中風疾病、糖尿病以及燒燙傷治療等許多領域取得成功的實證結果。以傷口修復為例,透過平台的輔助,客戶兩年來無法精準追蹤細胞的問題,蘇隆畯指出只花了兩個星期就可以協助解決,解決50%的經費及80%的人力。

蘇隆畯說明,路明思生技的營運模式包括兩大項,一項是量產細胞追蹤試劑,分別發展出幹細胞、癌細胞及免疫細胞等不同系列的試劑;另一項是提供客戶七大服務,包括:細胞追蹤影像、細胞追蹤生物分布(Bio-D)、癌症/腫瘤研究服務、PCR 服務、動物試驗、Exosome 量產/純化與分析,以及特異性抗體螢光嫁接。

蘇隆畯說,路明思生技目前的資本額雖然僅有315.8萬元,他強調:「 從公司創立至今,其實已有不少法人想投資我們」,不過,蘇隆畯經過評估考量,認為路明思生技仍需要做到一定的成績,再去尋找適當的策略聯盟夥伴,因此公司目前籌資階段仍在「天使輪(Angel Round)」。不過,蘇隆畯說,公司預計今年第4季增資至3000萬元,希望以此為出發點,能更積極的進軍日本及美國市場。

路明思生技創辦人兼執行長蘇隆畯,大學原本在南投埔里的暨南大學攻讀應用化學系,接著一路從碩士到博士都鑽進了化學世界,尤其在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攻讀碩士時,認識了中研院的專家張煥正,自此一頭投入材料製程相關研究,目標是要產出世界上最小、最亮的鑽石。

蘇隆畯說,張煥正是他老師的老師,「我在張煥正這位師公的帶領下,還在碩士班時就已經開始到中研院的實驗室幫忙。」

受到張煥正的啟發,蘇隆畯的碩士主題決定研究鑽石材料。一般人都希望鑽石是愈大愈好,可是蘇隆畯在研發的立場上必須反其道而行,探討很小很小的的鑽石世界,挖掘著如何讓這些超級小的鑽石發揮更大、更有效益的功能。

蘇隆畯解釋:「這裡說的鑽石是指人工鑽,在加工之後要希望能產出永恆的螢光」,這個螢光更具體說是紅色的螢光訊號,先透過一道光去激發才放光。一般精品鑽石會反射出非常璀燦的光芒,蘇隆畯跟著張煥正做研究,目標是要如何讓人工鑽可以發出功能性的螢光。

蘇隆畯後來跟碩士班的學長一起參與FITI創業競賽,這也是他第一次從零開始學習如何做生意,及商業談判,以彌補學界與產業界的落差。

回想創業初期,蘇隆畯思考,他是做研究起家,若是空有好材料卻沒有足夠發揮的市場會很可惜,因此花了很多時間去尋找跨領域應用的機會,後來有位學界教授發現奈米鑽石的潛在市場需求,因此蘇隆畯先和這位教授合作發表論文,作為實證場域前的先行。

路明思生技剛創立不久時,團隊成員中有一位是美國哈佛大學的成員,這讓蘇隆畯有機會和哈佛大學的創新實驗室接觸。他永遠記得在2020年1月24日,當天是除夕夜。蘇隆畯吃完年夜飯後,接著馬不停蹄地跟哈佛的創新實驗室高層進行交流,無奈再談合作之後,就遇到了新冠肺炎全球大爆發,很多海外的機會因此延誤。

雖然海外計畫受到阻礙,但是因為台灣邊境嚴格防守,成效將疫情阻擋在外,於是蘇隆畯決定先積極在台灣參加各大展會,推廣路明思生技的檢測平台,這也讓公司有機會先透過國內的驗證,等到站穩腳步後,未來進軍國際市場才會更加穩固。

探索應用 開創價值

路明思生技的技術來源,主要來自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張煥正研究成果,張煥正多年來致力探討奈米鑽石的應用,尤其是在發光的應用上頗有成就,最後由其學生蘇隆畯鎖定細胞治療對螢光的需求, 要在生醫領域開創其市場價值。

奈米科技被譽為21世紀最重要的前三大關鍵技術之一,它是否能與生命科學領域中做出重大貢獻,一直是學界所關心的議題以及努力的目標。

在眾多材料中,奈米鑽石很少受到注意,原因包括製備困難、非導體及光學特徵不明顯等特性。不過,奈米鑽石也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又能發出多彩的螢光,與以往的材料截然不同。由於它的發展潛力,張煥正多年來致力探究其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

生策會曾經頒發新創獎給張煥正研究團隊,並說明奈米鑽石之所以能發光,在於其製造方式特殊。首先必須以高能量的電子束轟擊人工鑽石的粉末,使結構中產生空缺,再以高溫加熱,促進此空缺的移動。與鑽石晶體中的氮原子結合後形成氮-空缺中心(NV)。當含有NV的奈米鑽石受到黃綠色光(500~600nm)照射時,會發出波長700nm左右的紅光,這些螢光非常穩定,很容易被光學顯微鏡偵測到。

過去多年來,研究團隊已經證明奈米鑽石可以作為生物分子的戴體,用於活體內外的標靶運送、基因轉殖和基因療法等方面,並且在2013年應用螢光奈米鑽石來標記小鼠肺部幹細胞,追蹤幹細胞在體內的動向。這項成果後來登上國際期刊,為奈米科學在再生醫學的應用建立新里程碑。

張煥正的學生蘇隆畯,也在2020年成立路明思生技,致力將奈米鑽石螢光技術應用在細胞治療產業,蘇隆畯構思,站在老師研究基礎上,利用這套技術可進行細胞追蹤定位,協助細胞治療業者在前臨床研究階段,掌握細胞動向,加速細胞藥物的開發。

半衰期長 最大優勢

一家成立僅兩年多的路明思生技,其核心技術及生醫產業領域究竟有何獨特性?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總經理瞿志豪說明,路明思生技開發自中研院技轉的奈米鑽石螢光技術,可比其他生醫研究的螢光材料,停留在組織及細胞的時間更長。

瞿志豪表示,許多生醫研究都需要在生物分子及細胞中進行螢光標記,但是傳統的螢光材料在組織內帶來的螢光效應多半30分鐘左右就消失了,不容易長期追蹤。

陸明思生技以奈米鑽石開發的螢光材料,半衰期很長,不僅可協助研究人員長時間觀察螢光材料在組織及細胞內的流向,若以動物做實驗,當實驗動物犧牲後,實驗人員仍可繼續從實驗動物的身上觀察螢光材料的分布。

此外,瞿志豪說明,傳統的螢光材料進入細胞或組織後,需先透過紫外線的照射讓螢光材料反光,但是細胞吸收光源一陣子之後會出現「自體螢光效應」。路明思生技開發的奈米鑽石螢光材料,由於其半衰期很長,可以比其他傳統螢光材料更容易和細胞的「自體螢光效應」區隔。

瞿志豪認為,路明思生技的奈米鑽石螢光材料, 在接觸到細胞時會產生「胞吞效應」,比起其他螢光材更不容易被代謝掉,但也不會進入細胞核內,讓細胞可以更穩定的接納此奈米鑽石螢光材料。

路明思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測產品「奈米螢光追蹤試劑」。(記者曾吉松/攝影)
路明思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測產品「奈米螢光追蹤試劑」。(記者曾吉松/攝影)

醫學 檢測 癌症

上一則

「戀戀風塵」35年前上映 當年海報超搶手 加印仍被偷

下一則

山東青島各校收到禁書令 龍應台作品在列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