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衛報:以阿衝突背後 川普等3個憤怒老男人害死大家

明州2議員遭槍擊 警43小時抓到57歲兇嫌

正餐時間外老覺得餓?恐是蛋白質不足 營養師教簡單補足擺脫疲勞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飲食中缺少蛋白質,容易讓人感到疲憊。蛋白質示意圖。(圖/123RF)
飲食中缺少蛋白質,容易讓人感到疲憊。蛋白質示意圖。(圖/123RF)

根據日媒「BAZAAR」報導,蛋白質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卻常被忽視或攝取不足。美國營養師Cara Harbstreet指出,缺乏蛋白質會出現如用餐時間之外容易感到飢餓,運動或生病後,身體難以恢復元氣等徵兆。想維持健康與活力,從飲食中補足蛋白質是關鍵。

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是細胞、器官與組織運作所需的重要元素。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強調其對身體結構與調節功能的必要性。營養師Lauren Harris-Pincus指出,攝取足夠蛋白質可提升飽足感並促進體內修復。每餐建議至少攝取30公克,點心則維持10至15公克。較容易掌握的量是建議餐盤上有四分之一是低脂蛋白質、四分之一全穀類,其餘的二分之一則由蔬菜和水果補足。

若不確定自身的蛋白質攝取量,可諮詢營養師,因為需求會因性別、年齡、體重與活動量不同而異。專家也建議從早餐就開始攝取蛋白質,可選擇高蛋白牛奶製成的燕麥粥搭配希臘優格、水果與堅果,或是搭配卡特芝士(Cottage Cheese)的水果聖代,都是營養又高蛋白的好選擇。

整體而言,為避免因缺乏蛋白質造成身體疲憊或營養失衡,建議從日常飲食中逐步提升蛋白質比例,並多元攝取豆製品、魚肉、乳製品等天然來源,養成高品質的健康飲食習慣,讓身體恢復元氣、維持穩定的活力與代謝。

上一則

小黃瓜夏季清涼登場 營養學家推5吃法 最能攝取膳食纖維

下一則

5月15日星座運勢 天秤感情甜蜜 射手工作敏銳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