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阻聯邦削40億醫療科研經費 紐約聯合多地聲援訴訟

美情報曝:伊朗備飛彈 美若參戰 中東美軍基地將遭報復

歷時2天選出新教宗非最短紀錄 1503年僅幾小時 13世紀花3年最久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樞機主教選舉團在梵蒂岡舉行樞密會議(conclave),經過連續兩天開會,於8日選出新任教宗。圖為在教宗良14世亮相後,主教們也在陽台上神情輕鬆地現身。(路透)
樞機主教選舉團在梵蒂岡舉行樞密會議(conclave),經過連續兩天開會,於8日選出新任教宗。圖為在教宗良14世亮相後,主教們也在陽台上神情輕鬆地現身。(路透)

新任教宗的產生需要耗時多久?為了選舉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繼任人選,樞機主教選舉團在梵蒂岡舉行樞密會議(conclave),經過連續兩天開會,美國籍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8日當選新任教宗,聖號「良14世」(Pope Leo XIV)。美聯社報導,歷時兩天的選舉過程雖短,但不是最短紀錄。

梵蒂岡並不公布樞密會議教宗選舉的相關統計,外界只能各憑本事蒐集資料,彙整數據經常引起不同看法。

新任教宗良14世在歷時兩天的樞密會議期間,經過四輪投票之後出線,樞密會議開始不到24小時就有結果。回顧歷史,1274年之前,一旦教宗過世,新任教宗經常在同一天便選出。1274年之後,梵蒂岡則改成教宗過世後10天才投票選舉新任教宗。等待期間後來延長至15天,以便讓所有樞機主教有足夠時間趕抵羅馬。

梵蒂岡歷史學家安博久(Ambrogio Piazzoni)指出,10天等待期的規則上路之後,最迅速完成新任教宗選舉的案例出現在1503年,樞密會議開會僅幾個小時,就選出新任教宗儒略二世(Pope Julius II)。

史上最長的樞密會議則在13世紀創下,花了幾乎三年才選出教宗額我略十世(Gregory X)。

到了近代,2013年時,教宗方濟各在兩天樞密會議期間經過五輪投票才出線。2005年,教宗本篤16世(Benedict XVI)是在兩天樞密會議、四輪投票後當選。

1978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經過三天樞密會議、八輪投票才選出。1978年稍早,教宗若望保祿一世(John Paul I)經過兩天樞密會議、四輪投票選出,但上任後僅33天就過世。

1922年,教宗庇護11世(Pius XI)經過五天樞密會議、多達14輪投票才選出,創下20世紀裡最漫長的教宗選舉紀錄。20世紀最簡短的教宗選舉是在1939年,教宗庇護12世(Pius XII)在兩天樞密會議裡經過三輪投票選出。

新任教宗必須獲得樞機主教投票的三分之二多數才能當選。今年有133名樞機主教參與投票,當選門檻為89票。

教宗 投票 梵蒂岡

上一則

遊客注意…這7座國家公園今年夏季需預約

下一則

咖啡渣除臭防蟲外 還能種菇、洗鍋、醃肉 但用完不能做1事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