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春季過敏遲來猛襲 專家建議這樣防範

2025年以來灣區的氣溫相對往年較低,春季過敏也因而來得晚了些。目前灣區百花盛開,春意盎然,不少民眾也開始感受到典型的過敏症狀。灣區過敏和哮喘病專家朱錫德(Dr. Theodore Chu,音譯)醫師表示,民眾可從物理隔離方式、避免過敏原著手;也可使用非處方的抗組織胺藥物等緩解症狀;如症狀持續不退,則應考慮就診。
朱錫德表示,目前這波延後出現的過敏潮與氣候有關。「天氣較涼,使得樹木的花粉釋放時間推遲,也因此整個花粉季可能會拉得更長,」他說。
朱醫師在聖塔克拉拉縣的花粉監測站每周監測花粉指數,是全美70個獲認證的花粉檢測站之一。他發現往年一般4月中旬灣區的花粉濃度就已經達到高峰,但今年到5月初才開始飆升。前幾周的花粉主要來自草類(grass pollen),而本周就主要來自橄欖樹。
面對來勢洶洶的過敏季,朱醫師建議,民眾可從避免過敏原著手,如減少戶外活動時間,或是戴口罩、戴帽子等物理隔離方式。此外,也可使用非處方的抗組織胺藥物、鼻噴劑與眼藥水緩解症狀。如症狀持續不退,則應考慮就診過敏科醫師,進行專業過敏測試或接受過敏針劑治療。
「現在走在街上,大家會明顯感受到不適,因為花粉會飄得到處都是,」朱醫師說。他還確認了華人社群中流傳的,過去沒有花粉過敏的人群移民美國後出現過敏症狀的現象。朱醫師說自己的一些病人,在從小生長的地方,對當地花粉的適應度比較高。來美之後,身體會對一些花粉排斥,出現過敏反應。
但他不認為華人社群中有關來美之後飲食結構改變,是導致過敏的原因。也質疑食用本地蜂蜜預防過敏的土方,認為如果蜂蜜中的花粉過量,同樣會造成過敏。
氣候變遷也被認為是造成過敏季節延長的重要因素。根據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分析的聯邦數據指出,全美各地的植物花粉釋放天數正在變長,導致過敏症狀更頻繁、更持久。
朱醫師指出:「隨著氣候變遷,未來的過敏季會越來越長。雖然目前我還無法完全證實,但根據我們收集的花粉數據,這個趨勢是很有可能的。」他本人的研究數據也被用於分析氣候變遷對過敏季的影響。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