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話金山/舊金山「家庭分區」新規畫 為下一代減負擔

舊金山各位讀者大家好,這次的專欄,我會和大家分享城市規畫。
可能不少人聽過,舊金山規畫局發布了新的家庭分區地圖草圖,透過放寬建築物高度或密度增加住房。未來幾個月,這份草圖將會經過規畫委員會和市議會多輪公開討論,在明年1月限期前必須通過一個方案提交至州府。
為了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這份規畫地圖至關重要,否則州府接管舊金山規畫,我們只能對高樓束手無策。而且這次的規畫也關乎可負擔性,讓我們的下一代,還有他們的下一代都有選擇的機會可以留在舊金山。
為什麼要有新的規畫?這是一個數學問題,州府規定我們要提供8萬2000個新住房單位的份額,加上額外預留1萬2000多個單位的份額以防各種不確性性。目前我們最多只有5萬8100個單位的空間,等於有3萬6200個住房單位只能透過放寬限制提供。為了確保可負擔性,這3萬多個單位中,有接近3萬個是畫分給低至中等收入家庭。
這是舊金山50年來第一次進行大範圍的規畫變更,全民關注也非常正常。沒有計畫是十全十美的,但我相信好的施政決策應該帶著對舊金山的愛,開誠布公,聽取民意。
具體的規畫我就不再贅述。草圖看到面積比較大的淺藍色色塊,包括我們的西區,包括列治文和日落區,大家看到的住宅區建築物高度上都不會有改變,但放寬了密度限制,允許更多單位。在主要的交通樞紐和商業街,包括Geary、Judah、Taraval和19街就會放寬高度至中層建築,最高可以有5至8層。如果是這些主要樞紐的交匯路口,建築高度可放寬至14層。
自我上任以來, 我一直強調支持公共安全和小商業。但是舊金山不能只是一個旅遊城市和商務會議城市,舊金山應該是一個可以容納更多家庭、更多本地雇員、更多夢想的城市。
疫情以來,我們已經失去了五分之一的20歲年齡段人口,這個流失比率位列全國最高,而且我們30歲年齡段的居民增長也比其他城市慢。原因不難想像,負擔不起在舊金山成家立業。
也有不少人和我反映,疫情後街上空蕩蕩,沒有人流,營業額下降,生意難以為繼。僅僅靠封街搞活動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小商業需要的是熟客,也就是住在附近的居民。
我會支持一個為了舊金山下一代,為了舊金山長遠持久發展為目標的規畫地圖。
更多家庭意味著我們可以有更多的學齡兒童,更多的巴士乘客,更多的顧客支持小商業,更多的本地雇員可以住在這裡,無須再花數小時通勤。
城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單獨的一個措施無法解決所有問題。經濟前景,建築成本各種因素都會影響每一個地產發展項目。但是這份地圖,我相信,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讓我們可以開始討論並達到共贏的局面。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