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金賽綸遭爆生前有婚姻 李鎮浩絕地反攻網友看呆了

MLB/大谷翔平本季首轟在日本 畫面認定全壘打

通膨雖趨緩 消費者支出卻呈現警訊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通膨雖然持穩,但消費者已開始未雨綢繆地消費縮手。(美聯社)
通膨雖然持穩,但消費者已開始未雨綢繆地消費縮手。(美聯社)

聯準會最青睞的通膨指標在1月一如預期降溫;然而,這個好消息也伴隨著美國經濟引擎的另一個潛在危險訊號:消費者支出出現近4年來最大幅度的下滑。

美國商務部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2.5%,低於12月的年率2.6%。

預計1月消費者支出將會下降:新年伊始,通常會出現假期後的消費支出落後現象;此外,上月的零售額數據也遠低於預期。

但消費者的支出縮減幅度遠遠超出經濟學家的預期:當月支出下降了0.2%;經通膨調整後下跌0.5%,是2021年2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消費者繼續在住房和汽油等必需品上花錢,同時也將可自由支配的錢用於外出用餐和旅館等休閒活動。

消費者決定「繼續坐視」

乍看之下,1月的消費下滑除了是近兩年來首次出現負成長外,似乎也證實了經濟前景日益令人不安。

不僅物價壓力依然存在,近期一系列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確實正在走軟:GDP成長正在放緩,企業投資低迷,消費者信心下降,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正在增加,通膨預期正在上升。

不過,經濟學家指出,1月消費者支出放緩也可能反映出多種因素,例如嚴寒天氣、致命的森林火災、前幾個月商品消費的自然回落、汽車經銷商在12月銷售火爆之後削減促銷力道,以及最簡單的謹慎態度。

FwdBonds首席經濟學家魯普基(Christopher Rupkey)在給投資人的最新報告中寫道:「消費者正忙著應對來自華盛頓的變革之風,顯然他們決定袖手旁觀,等待時機。」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1月收入大幅成長0.9%,消費者把錢存起來而不是花掉。報告顯示,1月個人儲蓄率飆升,從3.5%躍升至4.6%。

美國合眾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博維諾(Beth Ann Bovino)表示,「支出遠低於預期;然而,在此之前幾個月的數據相當強勁——部分原因是假期消費以及10月和9月颶風過後重建。」

為此,考慮到勞動市場仍然穩固且洛杉磯地區正從毀滅性的山火中重建,她諾和其他人預計未來幾個月支出可能會反彈。

海軍聯邦信用合作社企業經濟學家佛里克在最新評論中寫道:「除了可以解釋為暫時的支出大幅下降之外,該報告還帶來通膨方面的好消息和收入方面的極好消息。」「支出往往跟隨收入而動,雖然最近消費者信心和消費者信心指數疲軟代表消費者感到緊張,但如果人們有錢,他們通常就會花掉。」

通膨接近2%

不包括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備受關注的核心PCE物價指數當月上漲0.3%,較去年同期上漲2.6%,低於12月的2.9%。

食品和能源成本推高了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FactSet估計顯示,經濟學家原本預計PCE將較12月上漲0.3%,但年率將從最初報告的2.6%放緩至2.5%。

博維諾表示:「報告的利多是,通膨並沒有超出預期,而且看來也像市場的預期。」「鑑於白宮通膨政策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較冷的數據不會改變聯準會的路徑;但它確實降低了降息的風險。」

最新數據使通膨率重新回到聯準會2%目標的範圍內,並顯示一些通貨緊縮趨勢仍然存在。

然而,聯準會也表示,物價上漲速度可能要到2027年才能穩定在2%的水平。

人們普遍預期聯準會在3月會議上將維持利率不變。根據最新的通膨數據,博維諾預計下次降息可能會在夏季。

物價持續居高不下,高通膨和高利率的累積效應持續給美國人帶來沉重負擔,特別是那些每月預算沒有太多迴旋餘地的美國人。聖路易斯Fed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物價比疫情前的趨勢高出10%。

經濟出現疲軟訊號

多項調查顯示,支出回落之際,美國消費者越來越悲觀,擔心川普總統大規模徵收關稅會導致通膨上升。

川普對美國的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的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徵收了10%的額外關稅。

密西根大學2月消費者調查顯示,長期通膨預期飆升至近30年來的最高水準。

人們對通膨預期上升的擔憂在於,這種預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自我實現:如果消費者預期物價將維持在高位,他們可能會進行大宗購買,並要求提高工資,而企業可能會因此提高售價。

最近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和企業的購買行為發生了變化,可能與關稅的不確定性有關。

聯準會官員在最近的演講中表示,人們保持對通膨最終將在長期內恢復正常的信心至關重要。

雖然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因川普政府的震懾政策舉措而加劇,但高額和大規模關稅、大規模驅逐出境以及聯邦勞動力縮減等舉措將如何影響整體經濟仍有待觀察。

Comerica策略師亞當斯(Bill Adams)指出,消費者支出下降和貿易逆差增加可能最終影響第1季實質GDP成長,「問題在於這些事件在多大程度上是一次性的。」「由於企業競相預判關稅上調決策,2月進口成長可能也將強勁。但就像1月消費者支出下降一樣,這可能只是暫時拖累GDP,因為其中大部分進口商品都是提前購買,否則這些購買將在今年稍後進行。」

關稅 聯準會 川普

上一則

DeepSeek 成本利潤率545%驚人 公司:實際沒賺那麼多

下一則

全美反馬斯克示威 但特斯拉獲利將增10倍 股價上看700元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