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傳染病來襲 專家憂疫苗政策轉向

近日,被川普提名衛生部長的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因其反疫苗立場及削減傳染病研究經費的計畫,引發專家對美國面臨的多重傳染病威脅表示憂心。為此,少數族裔媒體服務(Ethnic Media Services,EMS)10日邀請各大名校專家分析,指出美國目前面臨多重傳染病威脅,加上流感疫苗接種量較2020年銳減4900萬劑,而部分州可能放寬兒童強制疫苗政策,恐加劇疫情擴散。
專家分析指出,目前美國共有禽流感、諾羅病毒、人類偏肺病毒(HMPV)、奧羅普切病毒(Oropouche)及新冠肺炎等五種病毒正接連來襲。其中禽流感已蔓延至全球六大洲,包括南極洲;奧羅普切病毒在巴西更從去年300例暴增至今年逾1萬例,令人憂心。至於人類偏肺病毒(HMPV),專家指出,這是一種已知的季節性呼吸道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相似,在美國每年都會出現,中國近期疫情雖受到關注,但專家認為仍在正常範圍內,並不會引發全球大流行。
波士頓大學新興傳染病中心主任巴德利亞(Nahid Bhadelia)則特別提出氣候變遷的影響,強調這正改變傳染病傳播模式,不僅增加預測難度,也影響防疫工作。過去他更曾擔任白宮新冠疫情應對團隊資深政策顧問,並特別提醒,美國不應在此時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全球衛生合作體系,「這將使我們在發現新威脅時落後其他國家」。並強調總統愛滋病緊急救援計畫(PEPFAR)的重要性,指出該計畫不僅拯救了2600萬人的生命,在新冠疫情期間更成為重要的疫情準備平台。
禽流感疫情方面,戴維斯加州大學(UCD)獸醫專家皮特斯基(Maurice Pitesky)透露,7000年來前所未見的大規模疫情已波及六大洲,受影響的哺乳動物物種超過40種,病毒也出現在濕地、環境水域及人類廢水中。他指出,美國已備妥500萬劑針對H5N1病毒的疫苗,並申請追加500萬劑,但關鍵在於如何建立讓農場移工可以安心接種的機制。他強調,由於農場工人多為移工,且多代同堂居住,一旦工人染疫返家,恐釀成大規模傳播,「但我們缺乏完善的監測系統」。
諾羅病毒部分,專家提醒這種病毒特別容易通過密切接觸傳播,值得注意的是,酒精消毒液對諾羅病毒無效,必須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才能有效預防。至於奧羅普切病毒,舊金山加大傳染病專家陳子平(Peter Chin-Hong)指出,巴西病例暴增可能與氣候變遷和森林砍伐有關,美國已出現94例境外移入的病例。他說明,這種病毒主要由小蠓(midges)傳播,蟲體極小可穿透一般防蚊網,建議民眾使用含20%以上敵避(DEET)的防蟲液,並穿著防蟲衣物。此外,此病毒近期被發現也可能透過性接觸傳播。
疫苗接種方面,德州農工大學生物學教授紐曼(Benjamin Newman)警告,相較2020年,今年接種流感疫苗的美國民眾減少約4900萬人,接種率下降近20%。專家提醒,目前僅約8%的美國民眾接種了最新的新冠疫苗加強劑。在面對多重傳染病威脅時,高疫苗接種率是最重要的防線。
范德比爾特大學傳染病專家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也特別關注,近期多個州出現百日咳等原本可預防的疾病回升,主因是部分州可能放寬兒童強制疫苗政策。他指出,目前醫院急診室已人滿為患,新冠、流感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病例都在增加。他強調:「疫苗本身並非直接預防疾病,而是透過接種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專家們在總結時強調,除了持續開發新的疫苗和檢測技術,更重要的是確保所有族群都能平等地獲得這些防疫工具的保障。他們一致建議政府應加強國際疫病監測合作,並在高風險族群中推廣疫苗接種計畫,提升覆蓋率。專家也籲請民眾持續關注疫情發展,做好個人防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