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看好以伊停火協議不變 油價再暴跌 道指大漲逾500點

谷歌工程師涉殺妻案開審 他持電鋸全身染血畫面曝光

打罵方式「管教」 台衛福部:受虐兒過動、發展遲緩占2成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衛福部保護司舉辦終止兒虐系列記者會,司長張秀鴛(右一)指出,台灣早療通報有進步空間,受虐兒少中有2成是發展遲緩、過動兒少,因被當成一般孩子對待,衍生兒虐事件。(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保護司舉辦終止兒虐系列記者會,司長張秀鴛(右一)指出,台灣早療通報有進步空間,受虐兒少中有2成是發展遲緩、過動兒少,因被當成一般孩子對待,衍生兒虐事件。(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數僅4.3%,接受療育者僅2.7%,遠低於世衛組織發展遲緩兒童盛行率6%至8%。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第一線社工服務兒虐受害者時,發現許多受虐兒少屬於特殊需求兒少,屬過動、發展遲緩者高達2成,這些兒少常有情緒障礙等症狀,卻被家長當成一般兒少管教,進而引發兒虐事件。

世衛組織估計,全球發展遲緩兒童盛行率約6%至8%,但6歲以下發展遲緩兒童通報率僅4.3%,實際接受療育者僅2.7%,而根據衛福部心健司統計,國內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患者盛行率僅10%,但僅2%接受診斷,1%完成完整治療。張秀鴛說,種種數據顯示,台灣在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治療上,仍有進步空間。

113年台灣家內受虐兒少案件中,經社工調查兒少屬發展遲緩者占6.5%、過動症占11.7%;家外安置的受虐兒少,則有高達3成為身心障礙、發展遲緩兒少。張秀鴛表示,特殊需求兒少在公權力介入,要求安置時,卻因有許多情緒行為困擾,被安置機構視為「難治兒」,有人因此不斷「被退貨」,輾轉在不同機構間接受服務。

張秀鴛說,ADHD、自閉症兒少,若未及早診斷,父母將其視為一般兒少管教,如以打罵方式要求孩子寫功課等,孩子卻因疾病問題難以遵循指令,久而久之恐演變成虐待行為,被通報進入兒少保護服務系統,且社工訪視時發現,這些受虐兒少因未及早治療,疾病情況都很嚴重,亟需透過宣導,讓家長知道這些孩子需要醫療、心理社會資源協助,不是打鬧就能改變。

ADHD及自閉症兒少,幼年時被家長虐待,長大後轉為施暴家屬,陷入惡性循環。張秀鴛表示,衛福部統計,未成年「卑對尊」暴力事件行為人,67.5%有身心狀況,其中ADHD占22.7%,泛自閉症診斷占17.8%,情緒障礙及妥瑞氏症各占4.4%,憂鬱症占比3.1%。

張秀鴛表示,每個孩子均有不同特質,特殊需求孩子若能盡早發現,經兒童發展篩檢、聯合評估中心評估後,進入社區療育服務等接受治療,可讓孩子穩定成長,且相關服務有國健署補助、健保給付,都屬免費,偏鄉地區也有親子館、衛生所等早療資源進駐,由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提供服務。

世衛 健保 親子

上一則

肺活量雪崩下降差正常7倍 菜瓜布肺死亡與肺癌差不多

下一則

做「這三件事」防失智 專家:再造健腦生活型態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