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內唐亞胡接受福斯專訪爆:川普2度遇刺 伊朗是主謀

紐約郵報爆他曾任中國國企高管 賀立寧辭葛謨競選幕僚

紀念高耀潔 哥大教授黎安友辦座談會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分享會上,高耀潔傳記作者林世鈺分享了她主創的紀錄片片段。(記者許君達╱攝影)
分享會上,高耀潔傳記作者林世鈺分享了她主創的紀錄片片段。(記者許君達╱攝影)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4日在哥大校園內組織以紀念高耀潔醫生為主題的座談會,邀多名高耀潔傳記作者、出版人以及高耀潔生前的長期合作者分享他們對她的印象。

高耀潔曾為婦科醫生,1990年代末退休後,開始長期走訪中國河南鄉村地區,調查愛滋病疫情,發現愛滋病蔓延的主要原因來自河南地區延續已久的賣血行為,業者不規範的採血和輸血操作,導致依靠血液傳播的愛滋病毒在貧窮鄉村廣泛蔓延。此後,高耀潔一邊充當「吹哨人」向外界宣傳這一被河南地方當局有意隱瞞的人禍,一邊將自己的積蓄和獎金用來購買藥物、印刷「防愛」宣傳冊以及幫扶「愛滋孤兒」,獲得廣泛好評,曾被「時代」週刊(Times)評為「亞洲英雄」,並獲多個國際獎項。

迫於中國當局的壓力,高耀潔2009年被迫流亡美國,後在黎安友的協助下受聘為哥大訪問學者,並定居紐約,直到2023年12月10日過世,享壽95歲。

高耀潔的貢獻曾受到時任國務卿喜來莉·柯林頓(Hilary Clinton)的讚賞,她在紐約時,喜來莉還曾前往她的居所探望。黎安友回憶,他在幫助高耀潔完成入籍宣誓時,曾因她已癱瘓、無法前往移民局而犯難,但喜來莉積極伸出援手,最終,兩名移民官員前往高耀潔的房間,幫助她在臥榻上完成了宣誓。

香港智行基金會創辦人杜聰曾與高耀潔合作多年,在河南鄉村走訪和救助「愛滋血禍」受害者。當時,中國官方雖已開始重視河南的愛滋病疫情,但高耀潔仍發現有大量偏鄉地區處在外界的認知「黑洞」中,因此她便帶著杜聰搭乘計程車前往河南各地調研,名為「打黑洞」,「哪裡墳多,就往哪走」。中國當局為了避免高耀潔「搗亂」,甚至給各鄉村開出懸賞價碼,發現她的行蹤並報告者,獎賞500元。杜聰回憶,最初他並不了解事情的嚴重性,在聽到高耀潔說「氣候不對了」的時候,他還迷惑地望天,說「陽光很好啊」。直到他跟隨高耀潔跳上計程車逃離後,才發現大批警察正在衝向他們剛剛離開的村莊。

高耀潔傳記作者林世鈺用三個關鍵詞總結了高耀潔的人生:愛、勇氣和行動力。她回憶,高耀潔2016年被診斷患有肺纖維化,總說自己「活不長了」。然而,此後她便更加筆耕不輟,更賣力地書寫自己的回憶錄。她常對林世鈺說,「這是我的最後一本書了」,然而,幾年之後,她的新書卻又問世了。

「高耀潔畫傳」出版方博登書屋負責人榮偉評價她為「民族的良心,時代的英雄」,杜聰介紹,高耀潔一直堅稱自己不是「反華」者,而林世鈺則認為,高耀潔作為一名流亡者,其實比很多中國人更愛這個國家。

參加分享的還包括曾深度報導高耀潔事跡的「紐約時報」前駐華記者羅森塔爾(Elizabeth Rosenthal),以及曾在高耀潔生前參與口述史紀錄並照顧她起居的部分華人志願者。

哥大教授黎安友(左五)主辦追憶高耀潔醫生的座談會。(記者許君達╱攝影)
哥大教授黎安友(左五)主辦追憶高耀潔醫生的座談會。(記者許君達╱攝影)
「高耀潔畫傳」出版人榮偉(左一)分享他心目中的高耀潔。(記者許君達╱攝影)
「高耀潔畫傳」出版人榮偉(左一)分享他心目中的高耀潔。(記者許君達╱攝影)

高耀潔 河南 疫情

上一則

紐約海港博物館 新展「航海之城」開幕

下一則

春暖踏青避開擁擠人潮 紐約市小眾公園悠遊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