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廢為寶 紐約回收堆肥計畫開跑

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及市清潔局局長蒂池(Jessica Tisch)8日宣布,紐約將開展全國最大的有機垃圾回收堆肥計畫,幫助減低全球暖化及全市鼠患,10月3日起,該計畫將首先在皇后區落地,專用垃圾車將每周一次,收集每戶居民的廚餘及後院垃圾,降解後可化廢為寶,變成土壤肥料,用於全市公園、社區花園或批量銷售。
紐約市每天有800萬磅可轉化爲肥料的有機垃圾被送至垃圾填埋場處理,釋放比二氧化碳更容易加劇全球暖化的甲烷,市府此前曾開展垃圾回收堆肥計畫,但因2020年疫情,市議會以預算為由擱置,後來僅在少數社區實施,且需登記才能處理,且在這些社區,也僅10%居民參與這項計畫。
市府指,廚餘垃圾包括剩下的食物、果皮、以及餐巾紙、紙巾、紙盤在內的廚房紙製用品,後院垃圾則包括樹葉、樹枝等,無需登記,民眾只需在指定日期及時間將垃圾分類集中即可,每個街區的有機垃圾收集時間,9月中旬將於市清潔局官網公布。
選擇皇后區為計畫首站,亞當斯表示,皇后區有全市41%的樹木以及後院,均為五大區最多,諸如西雅圖以及多倫多等城市,已有專收集後院垃圾實現高堆肥率的先例,且皇后區的住房多元,有公寓、獨立屋、政府樓及得不到充分服務的弱勢社區,在此試行,也可測試如何更好地普及化。
項目也將打擊全市的鼠患問題,市清潔局表示,老鼠能咬破垃圾袋,但很難進入帶蓋的密封垃圾桶,此計畫要求民眾在收集日之前,將有機垃圾放在帶蓋的密封垃圾桶內防止害蟲與鼠患。
想向市清潔局免費申請存放有機垃圾用的帶蓋棕色垃圾桶,可在10月1日前通過官網nyc.gov/curbsidecomposting申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