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傳統月 曼哈頓華埠展廣東台山文化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為慶祝亞裔傳統月,「廣東語與台山語社交與語言教學和展覽小組」17日在曼哈頓華埠舉辦「移美廣東人的貢獻和以及廣東台山語言展覽」活動,旨在介紹廣東和台山裔社群在美國做出的歷史與貢獻,並推廣兩者的語言與文化。
主辦方表示,廣東與台山語使用者為19世紀最早移民美國的華人族群之一,其影響深遠。展覽內容呈現了多個歷史事件,包括參建橫貫大陸鐵路的廣東移民,以及他們在軍隊中服役的事蹟。展覽也提及了廣東與台山裔人士對各地華埠發展的貢獻。
活動中,主辦方陳列照片、口述歷史錄音與報刊剪影,回顧廣東、台山移民自19世紀中葉登陸美國後,從淘金熱、華埠建設,到參與越南戰爭與民權運動的足跡;語言互動區設置基本會話示範與拼音教學,參觀者可即場學習廣東與台山話常用問候語,並體驗聲調差異。
策畫小組表示,許多華裔新生代對「廣府系」早期移民的歷史所知有限,希望藉此機會「把語言重新帶回社區,讓年輕人了解自己的根」。她強調,廣東與台山話雖屬同源方言,但在用字與發音上各具特色,「保存多樣性的語言生態,就是保存華裔社群的集體記憶」。
華裔歷史學者張純如(Iris Chang)的重要著作「美國華人:一部敘事史」(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也有多個選段被選入展覽閱讀角。
此書從1840年代加州淘金熱時期講起,記述大量廣東籍華人移民前往美國西岸尋找機會,並在鐵路建設、農業和低薪勞動中貢獻良多,也探討華人如何在歧視中掙扎求存,逐步建立社區、自助機構與華人媒體,並在教育、商業與政治領域打下基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