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新語/社群媒體 不是洪水猛獸
臉書和Instagram等社群媒體,近期屢屢成為口誅筆伐的目標,有州政府甚至提告,要「阻止社群媒體」危害青少年。然而這與20年前,人們錯誤聯想電子遊戲會引發暴力一樣,可能只是一場道德恐慌(Moral Panic)的鬧劇。
道德恐慌又稱民間惡魔(Folk devils),最早由加拿大哲學家Marshall McLuhan提出,指出社會大眾因為不了解,對某些事物危害的判斷、預測要遠大於其真實程度。例如1960年代,英國民眾對搖滾青年普遍抱持負面印象,將他們與吸毒、犯罪聯繫在一起,並發動大眾運動打壓。但實際上,搖滾與這些負面印象,沒有必然關聯。
另一個道德恐慌的經典案例,就是電子遊戲。2000年前後,隨著電腦顯示卡技術日新月異,電子遊戲畫面愈發真實。許多民眾擔憂,電子遊戲中的暴力內容,會對青少年有影響,導致暴力犯罪增加。為迎合這種觀點,有媒體開始尋找槍擊案嫌犯與電子遊戲的關係。例如他們發現1999年科州丹佛的科倫拜高中13死、24傷屠殺案,兇手哈里斯(Eric Harris)與克萊伯德(Dylan Klebold),都很喜歡玩一款名為「毀滅戰士(DOOM)」的射擊遊戲。
隨著愈來愈多民眾擔憂電子遊戲,會對他們孩子的行為造成影響,民選官員為順應「民意」,對電子遊戲進行打壓。時任參議員喜萊莉(Hillary Clinton)發起沿用至今的遊戲分級法案(videogame rating system),限制青少年能接受到的遊戲內容。
不過這套分級法案,在近年被證實沒有太大意義。包括英國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及紐西蘭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等在內的全球頂尖學府,均在2020年前後發布研究報告,指出暴力遊戲與現實中的暴力行為沒有必然關聯。而CNN、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及英國衛報等主流媒體,也爭相報導,為電子遊戲平反。
可是研究報告冰冷的統計數字,難以匹敵20年前「遊戲槍擊」畫面的震撼宣傳;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堅持認為,暴力電子遊戲要為現實世界的暴力犯罪負責。
與電子遊戲相似的問題,如今發展到社群軟體身上。14州與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日前聯合提告臉書母公司Meta違法向13歲以下的孩童推廣平台,請法院下令Meta改進產品功能。
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越來越長,的確是客觀事實;但導致他們「沉迷」的原因,或許不全是社群軟體的內容與演算法。與其敦促政府出台政策,借道德恐慌對社群軟體進行打壓;更應反思的是,為何現實世界,沒有創造出更多吸引孩子的內容。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