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新語/論華人大媽「妄為之舉」現象
部分在海外生活的華人,屢有膽大妄為之舉。公園抓野鵝燉湯、隨意採摘鄰家果樹、挖路邊野菜做美食等行徑,無不令人瞠目。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或許不只是法律意識淡薄,還與他們的出生、成長背景有關。
洛杉磯公園、街頭常可以看到野生動物,據律師劉龍珠爆料,曾有華人大媽,因為女兒愛吃鵝肉,就去抓公園內的野生大鵝,被執法者逮住後,大媽還反問「這有什麼錯?」殊不知早已觸犯聯邦遷徙鳥類保護法。
如果說這位大媽抓野鵝,是法律意識淡薄,那今年9月17日,趁夜黑風高偷摘鄰家棗子的兩名華人,很可能是知法犯法。當前南加州治安不靖,深夜出門有被搶劫風險,這兩人冒險選擇天黑摘棗,顯然是害怕被屋主或路人發現。
而且這類現象不是個案,在谷歌搜索「華人偷摘」關鍵字,可以輕易找到許多相關新聞。例如南加亞凱迪亞居民蔡小姐,辛苦栽種的番石榴被華人大媽「順手拿走」;紐約新港巷居民種的番茄,被華人大媽染指等。
綜合分析這些事件,不難發現當事人以大媽、大叔為主,且以不諳英文的第一代移民居多。通過年齡推算,他們大多出生、成長在中國貧苦年代,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三年大飢荒等歷史事件影響下,那是一個「禮樂崩壞」的時代。「批林批孔」,讓部分中國人不再信仰孔子;極端的唯物主義宣傳,讓敬畏之心蕩然無存。
聖人孔子生前周遊列國,惶惶如喪家之犬,吃了上頓沒下頓,被困於陳蔡之間,他用親身經歷,為中華民族塑造「君子憂道不憂貧」的價值觀。受此影響,中華民族往往推崇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忠義之士,無論是關羽、岳飛這樣的武將,還是文天祥、史可法這樣的文官,他們都是事業上的失敗者,但都以其高尚的人格,被後人所歌頌。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時代背景下,這些「道義」被極端「利己」所取代,「紅衛兵」想的是如何把別人「鬥」下去,好讓自己牟利,而不是好壞是非。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滿目瘡痍,讓人民吃飽飯、活下去,成為領導層的第一要務,素質教育,只能等「衣食足」後才能「知榮辱」。這也使得90年代的中國,出現經濟發展與國民素質不同步的狀況。
華人大媽做出有損族裔形象的低素質舉動,一方面是可惡的,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可憐的。「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他們出生、成長在那個特殊年代,只能被裹挾前進;時代教會他們的,是無利不起早,是空手套白狼,他們根本無法察覺這麼做的負面影響。
指望他們通過數年旅美生活的耳濡目染,就完全拋去舊時代印記,是不現實的,畢竟好的道德品質,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去培養。我們能做的,是通過媒體進行更多曝光與宣導,希望他們能夠警醒,下次再行膽大妄為之事前,先三思。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