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隱居蘇州古鎮 賣木雕日賺數萬元? 同濟大學回應了

近日一則「斗室藏大咖」的短視頻在網路上走紅,一名叫做潘愛國的木匠自稱是同濟大學教授,25年前定居在蘇州同里古鎮,出售自己手工製作的木工藝品,收入不菲。這則視頻吸引了許多遊客上門打卡,但也有人開始質疑潘愛國的身分。據了解,同濟大學相關學院官網上的各學院教師名單都沒有他,當地居民表示,「在網上說一百遍,沒有的事也成真的了」。
澎湃新聞記者實地走訪潘愛國的店鋪,店外擺了幾排手工木質書籤,一張要價35元(人民幣,約4.7美元)。店門口還貼了一張姑蘇晚報的版面,頭條報導大標題為「『木匠潘』用『匠心』雕琢詩意江南」,引題部分寫著「同濟大學『教書先生』定居同里21年,用一把刻刀、一支毛筆復刻蘇州園林、市井生活。」
潘愛國的身分和經歷,在網路上有多個版本。今年3月底,自媒體博主「潘嗲」上傳的短視頻中,潘愛國自稱是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目前帶兩個博士生,並說「帶完這一屆就退休」。但潘愛國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視頻是偷拍的,並未得到他的同意。而在社交平台上,又有網友提供相關資料,證明潘曾說自己是東南大學的老師,每周四要去學校上課。而記者到達的當天正好是周四,潘愛國並未外出。
對於網路上質疑的聲音,潘愛國表示「無所謂」,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能有大量遊客光顧和高額的收入,「賣書籤、賣畫,每天能有幾萬塊,上班算得了什麼?」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是最早質疑潘愛國身分的人,他詢問了幾位在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以及華東建築設計院歷史建築保護中心工作的朋友,竟然無一人認識這位「同濟教授」。
在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以及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官網上的各學院教師名單(包括退休教師),均未發現潘愛國在同濟大學從事教師職務的信息。同濟大學校史館館長兼檔案館副館長章華明在查了其他老檔案後也表示:「潘愛國既沒有在中國海洋大學、也沒有在同濟大學讀過一天書。」
當地居民表示,潘愛國是從上海松江搬來在這裡租了店鋪做生意,「經歷雖然聽上去傳奇,實則經不起推敲」。或許正是這種「躺平掙大錢」的人設,讓一些人樂意埋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