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1年不如1年 淘寶、京東雙11戰報又蓋牌
中國民間消費未完全復甦,雙11購物節結束後,電商巨頭京東、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集團都未公布具體成交數據(GMV),只用「用戶規模」和「直播數據」簡單交差。外界對於「雙11」賣不動的疑慮再起。搜尋商品的百度指數顯示,「雙11」熱度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搜尋量跌至「冰點」年降60%,打臉兩大電商集團。
雙11購物節消費折扣戰從10月下旬開打,11月11日午夜落幕。淘天集團稱,用戶規模和商家規模顯著成長,規模優勢擴大,帶動訂單量和成交總額全面增加。宣稱期間累計訪問用戶數超過8億,創下新高。
京東則稱,今年雙11成交額、訂單量、用戶數齊創新高。京東直播的總觀看人數突破3.8億;累計超過60個品牌銷售破10億元人民幣(約1.37億美元);近2萬個品牌成交額按年成長超過3倍等。
雙11購物節被視為中國消費市場觀察窗口,也是疫情解封後首個雙11購物節,相關數據有一定指標性。不過淘天集團、京東都沒有公布商品交易總額,去年也未公布。
美國顧問公司貝恩稍早前發布報告指出,中國消費信心仍低於疫前,逾75%消費者打算在今年雙11期間減少消費,且傾向於更便宜的產品和必需品。
有媒體引述電商諮詢公司研判,雙11在中國消費市場已失去光環。中國直播帶貨的強勁發展,以及電商平台平日頻繁的促銷活動,雙11的吸引力已減弱。
上觀新聞也指出,百度指數顯示,雙11熱度一年不如一年。其搜索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後就逐年走跌,今年更跌至「冰點」,峰值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大降60%。
網友也熱議,「雙11是不是賣不動了」?有63%的網友認為,「雙11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網友認為,民眾對於雙11冷淡原因有3:1是消費者對購物節麻痺,直播帶貨也降低雙11吸引力;2是儘管各大平台主打「低價」,但消費者認為不夠划算且麻煩;3是有近25%消費者認為「沒錢」是最主要的原因。
有分析指出,鑑於需求疲軟及平台之間激烈競爭,電商平台今年雙11的交易額很難再創新高。
中國官方最新數據顯示,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0.2%,再度出現通貨緊縮疑慮,也是中國經濟復甦不穩定和國內需求疲軟的最新跡象。
不過,新興電商平台因基期低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如抖音電商稱訂金預售商品日均GMV破百萬的單品達468個,訂金預售支付GMV為去年同期的1.6倍;另一快手電商則稱消費電子家居行業GMV較去年同期成長6.2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