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察/富豪升 中產降 隱伏香港新煩惱

香港公布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後,民間議論紛紛,是因香港面對史上首見財政赤字,又開源沒好藥方,節流爭議有持續,暫未能凝聚社會共識,還有人說「令人憂心」。但緊接預算案出來兩套數據,則顯示香港人身家收入,有富豪升中產降現象,可能隱伏香港新煩惱。
那兩套數據,一個來自港府統計處公布的家庭入息中位數,說去年第4季香港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按年跌1.3%。這個數據看似平常,實則暗藏玄機。
港府統計處按季度公布「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其中會按家庭的人數不同組合,算出各自的每月入息中位數。香港人可據此看各自組合的入息,看自家是窮是富。港府則是拉高就低,得出一個全港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
所謂富升中降,說的是中產階級收入下降。可參考背景一是香港的貧困線,以1人住戶計是4400元(港幣,下同,約565.6美元),全港貧困人口約165萬。而香港家庭住戶每月收入在2萬2500至6萬元間,就屬於中產家庭。還可參考的是,香港去年第4季就業人口約337萬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約2萬2000元,整體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則為2萬9000元,較上季跌700元。
另一套數據,是最新的富比世香港富豪榜,榜單除排出香港前50名富豪及家族外,還計出其總財富一年小幅上升約1.7%。這與外間的預期有些落差,因為都認為環境不好,富豪的身家會縮水,誰料卻是增長。
富比世的解釋是,雖然香港經濟去年僅增長2.5%,不過中國刺激措施提振投資者情緒下,推動港股恒生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逾三分之一。所以香港50大富豪總資產,就從去年2960億美元微增至3010億美元。
所謂富升中降,就由這兩個數據折射。即使外界環境轉差,香港多數頂級富豪仍可用財技和實力,找到財富增加門道。香港是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富豪相對總人口少,逾百萬貧困人口相對中產階級少,加上港府扶貧政策多,如公屋及各種補貼,所以香港家庭入息中位數下降,受影響的主要是中產階級。這就難怪,今次預算案後中產抱屈聲音比較響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