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粵劇殿堂 香港北角新光劇院3·3落幕 大師也無能為力

屹立香港北角53年、有「粵劇殿堂」美譽的新光戲院將於3月3日結業,全港最後一間民營劇院最終要落下帷幕,最場3月3日最後演出預訂觀看近乎爆滿。新光戲院20日舉辦開放日,吸引大批市民參觀,到訪數碼戲院欣賞電影,或於大堂招牌、波波燈、投幣磅重機打卡懷舊,回憶昔日娛樂時光,不少人瘋狂打卡,捨不得新光戲院結業。
大公報報導,經營戲院的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以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郭靖戰死襄陽城作比喻,對於無法守住新光戲院這個襄陽城感無奈,預計將來更難尋找地方演出粵劇,期望港府多批出場地,支持本地粵劇文化承傳。
有粵劇演員表示,新光結業後,對自費演出影響較大,以後只能到社區會堂入紙申請排期。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李居明20日到場向到劇院參觀的市民致意。他說,已盡力爭取向新業主爭取保留新光戲院,但由於新業主是教會,希望將大廈改建成為多功能社區會堂,並不能接受戲院的宗教信仰,最終無法達至雙贏。
李居明又說,雖然對方曾稱多功能社區會堂未來仍然可以演出粵劇,但他認為改建後的教會已失去了新光戲院的意義,「那時候這個就已經不是新光了,去基督教會堂做粵劇,又沒有了華光師傅。」面對結業,他以「倚天屠龍記」中,郭靖戰死襄陽城作比喻,「始終都沒辦法守住這個襄陽城,我們就像郭靖,沒有辦法。」
最後一天的開放日,引來了不少市民參觀。李女士常在粵劇表演中飾演配角,在她看來,新光戲院是她做夢的地方:「往後只能回味了。」
粵劇演員尹飛燕認為,雖然港府的會堂亦能表演,但需要入紙申請排期,「在民營戲院,你想開戲,只要戲院有期就能開,並不需要申請,日後自然是沒有那麼方便了。」尹飛燕指,在2012年,新光戲院傳出結業危機時,她亦曾希望抓緊最後機會,在戲院表演一個月開了三台戲,印象深刻。如今戲院是真的要結業了,她亦感可惜。
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香港社區唯一一所民營劇院面臨結業,粵劇大師阮兆輝感到萬分惋惜,說到感受時,他淡淡地說出一句,「很不高興,也很不是味道,卻又無能為力,因為我們只能是看客。」他指,作為民營的劇院,港府亦並無角色協助保留,劇院的結業只能反映時代變遷,作為升斗小民,只能見證,「是好是壞,我也不敢說。」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