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獄透視殯葬業 競爭激烈搵錢難

港片「破·地獄」的熱賣,勾起不少人對殯葬業的好奇。
大公報報導,資料顯示,香港前年約有139間持牌殮葬商為先人處理後事,然而若以每年約5萬人死亡計算,行內競爭激烈,總有殮葬商無法每天都接到生意。而殯葬業除了電影描述的「行街」和「喃嘸」兩個主要角色,還有執骨、化妝、堂倌等一系列職位,經攤分後,並非如外界傳說的那樣「輕鬆、容易賺錢」,業界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未必是欠缺人手,而是整體生意「不夠分」。
為往生者親屬統籌喪禮事宜的「行街」表示,殯葬業十分講究人脈,熟人介紹生意最常見,初入行者一兩年僅一、兩單生意十分正常,「多數時間都在鋪頭等生意」;另一位「行街」說,「如果全靠這一行生活,是有困難的」。
劇情與現實有出入
報導指出,「破·地獄」劇情有很多關於殯葬業運作情況,從事殯葬業數十年的袁伍鳳說,現實與電影描述有一定差別。
電影中,有一幕是土工向「行街」索要紅包,袁伍鳳表示,業內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一般進行喪禮前,會一次講清楚所有收費,不會等到喪禮開始才坐地起價,更不會主動向主家索要紅包。
此外,在雪櫃內存放半年以上的遺體,由於沒有經過防腐處理,通常已經出現較嚴重的腐爛情況,有些「甚至碰一下就甩皮甩骨」,她,認為不太可能可以像電影那樣處理。
至於電影中扮演的「行街」角色,她笑道「現實中極少『行街』會同時接手堂倌等工作」,她說「行街」主要負責統籌整個喪事流程,確保不會出現祭品不足、應對臨時變動行程等情況,因此絕大「行街」都需專注統籌。
喃嘸師傅傳男不傳女?
三代從事殯儀業、有逾20年專業經驗的防腐師陳展禧表示,以行內人角度看,其實電影與現實殯儀業相差較遠,電影聚焦了港人對殯儀業的好奇,加進社會問題,如人口老化、移民、教育等元素,加上人們長期誤會這行「好搵錢」,作為電影切入點,劇中所講並非是事實的全部,特別是劇中的喃嘸師傅傳男不傳女的劇情。
陳展禧指出,喃嘸師傅確實從來只有男人,無女人做,但是並沒有白紙黑字明文規定只傳男不傳女。
此外,以前的殯儀行街與現時的行街分別很大。以前死人後,家屬會求行街來幫忙處理善後,但現在科技資訊發達,隨便上網即可獲得想要的資料,因此,不是行街的向客人講應如何做,而是客人來向行街講「我想怎麼做,你能否做得來」,如果原則性強的老行尊,可能只會按傳統做法,但一些只想做成生意的行家,可能就會按照客人的要求去做。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