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新聞今熄燈 總編:無法拿捏觸法線

成立五年的香港網媒「眾新聞」宣布,4日起停止營運。眾新聞總編輯及行政總裁李月華昨天表示,停運是經過評估而作的最好決定,她說「並非眾新聞改變了,而是客觀環境改變了」,她作為一個總編輯,無法拿捏一個報導或一句話,會否觸犯法例。
眾新聞主筆楊健興則稱,在看到立場新聞被被指控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後,了解到無從掌握觸犯法律的界線。他說,「員工不能夠在一個平安、安全的環境下工作,停運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楊健興在昨晚最後一集「香港這一天」節目稱,過去一年來眾新聞發展快很多,財政上「可以」,反而是因法律、政治上的風險決定「不做」,無論對他本人或是新加入的同事,在情感上都並非如此容易接受,認為同事不但不捨得機構,亦不捨得記者工作。他告別觀眾時說:「不知現在是否最壞的時刻,但希望黑暗的日子盡快過去。」
明報報導,眾新聞在宣布停運前的會議上,有同仁曾表達「新聞自由重要,但人命更重要」,亦得考慮「保住身邊重要的人」;亦有員工反問停運以外,有否其他方案。楊健興說,停運觸發點是立場新聞多名現任和前高層涉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被捕,不排除眾新聞幾年來報導過的文章「暴露了一些風險」。
楊說並無執法部門或警方國安處接觸過他們,但看到有「有背景人士」的文章提及「處理網媒」,他多度哽咽說:「記者也是人,也都有家人、有朋友,在不安全的情况下,大家都覺得要認真思考這問題。」
李月華說,將按勞工法例遣散40多名員工,她以身兼行政總裁身分稱,由於仍有手續待辦,營運眾新聞的公民記者有限公司將繼續運作一段時間。
香港記者協會昨發聲明稱,對眾新聞停運深感痛心及遺憾,而繼立場新聞後不足一周再有傳媒憂慮「寒蟬效應」而停運,對香港聲譽所受的影響難以估計。亞洲出版業協會昨發新聞稿,對兩家獨立媒體停運感憂慮,認為「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獨立媒體壓力增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