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金融時報:北京還有牌沒打 WSJ:中已準備好打仗

美中貿易大戰愈演愈烈,川普稱中國若不撤回報復性關稅,將在9日起對中國額外再徵收50%關稅。針對兩國你來我往的關稅加碼戰,華爾街日報(WSJ)分析,中國本想跟川普在談判桌上協商,但因為找不到和川普溝通的管道,現在準備再打一場貿易戰;金融時報則認為北京仍保留了一些火力,還有空間執行更嚴格的出口限制。
中國政府上周對美祭出報復性措施,不但喊出同樣34%的關稅,更涵蓋所有美國進口商品,並限制某些稀土礦物出口、將幾間美企列入貿易黑名單。川普回嗆「中國打錯算盤、慌了手腳」,並稱「這是它們最承受不起的後果」,美中貿易情勢愈來愈緊張。
華爾街日報指出,由於華府和北京間缺乏溝通,囂張川普與傲慢習近平可能上演針鋒相對的報復循環,原定6月可能舉行的川習會,目前看來短期難以登場,甚至連美中談判恐怕都難以啟動。
金融時報分析,中國似乎還有進一步升級反制措施的空間。策緯諮詢公司副總監康姆斯(Cory Combs)表示,目前中國宣布實施出口管制的七類中重稀土,雖然對很多技術,包括光纖、資料儲存和傳輸十分重要,但美國對這些進口稀土的依賴相對有限。
他認為,對醫療儀器、電動車及智慧型手機很重要的輕稀土,可能會成為未來北京管制出口的目標。事實上,有在北京經商的人士透露,近來中國監管機構已開始對需要出口許可的關鍵礦物拖延審核,「當局沒有對出口申請說不,但是沒有回覆」。這種情況過去也曾出現在政治緊張時期。
而另一項中國可研究的加強反制措施,是阻止中企在美投資,如車企比亞迪已在美國建廠,但將來新的投資要獲得北京當局准許。
川普在貿易戰的強勢舉措,顯然試圖切斷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商店貨架和家庭的途徑,不僅關閉了前門,也關上了後門。紐約時報報導,自從川普七年前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來,許多中國公司投入數十億美元,轉向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國建工業園區,並從中國進口零組件,組裝為成品後再運往美國。但川普今年早些時候對墨西哥徵收了額外關稅,並於上周宣布對中國在東南亞的夥伴國家也徵收高達49%的關稅。
諮詢公司歐亞集團新加坡辦事處的中國主管王丹表示,「這是有針對性地封堵中國進入美國市場的後門」,「其結果是,無論是直接進口還是通過第三國進口,來自中國的進口成本將永久性提高」。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