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中電動車產能過剩 葉倫下月訪中磨刀霍霍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27日在一場演說中警告,中國在電動車等產業的廉價出口商品激增,可能引發供應過剩,損害其他國家經濟。她表示有意在訪問中國期間,就中方補貼太陽能板跟電動車等潔淨能源產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出警告,要求中方設法解決。
葉倫在喬治亞州諾克羅斯一座太陽能電池製造廠發表演說時,抨擊中方在太陽能、電動車和鋰離子電池等產業產能過剩,稱此為不公平競爭,「扭曲全球價格,傷害美國及全世界的企業和工人」。葉倫表示,「中國企業指望以低價出口產品,這維護了中國的生產和就業,卻促使世界其他地方的工業收縮,這些是我從工業化國家、新興市場及全球商界日漸聽到的擔憂」。
葉倫計畫下次造訪中國時提出這些風險,敦促北京當局採取「必要措施解決這項問題」。美國Politico網站報導,她將在4月再度以財長身分訪中,財政部則拒絕證實。
葉倫說,她將向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傳達她的看法,「產能過剩不只對美國工人、企業與全球經濟構成風險,還對中國經濟的產能和成長構成風險,正如中國在這個月全國人大承認的一樣」。
美國正向清潔能源產業投入數千億美元的稅收優惠以吸引投資,希望建立可行的電動車和替代能源產業,而且不依賴中國提供電池等關鍵零件。
葉倫在現場告訴MSNBC,「我訪問的時候,打算跟中國人談論一些產業的產能過剩,確保他們理解,對美國還有我們許多最緊密盟邦,市場充斥廉價商品是正在發生的不受歡迎影響」。
葉倫說,美國一直倡導中國經濟朝向更多消費支出的再平衡,但她表示,並未準備討論美國與盟邦針對中方政策的潛在報復,「當然,我們在歐洲看到了同樣的顧慮。但我不想進入報復,我們想看看可以做些什麼建設性的事情」。
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3年9月提出「新質生產力」,表明以先進製造業為基礎的經濟成長願景。不過專家憂心,在中國經濟疲軟之際,中國增產的高科技產品恐被傾銷到國外。中國總理李強表示,習近平所說的「新質生產力」,包括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的「新三重奏」。
不過,習近平把重心轉向高科技製造,而不是仰賴刺激措施提振消費導向的成長,引起國內外關注。新冠疫情以來,中國疲軟的國內需求,引發其他國家擔心,即習近平支持的許多高科技產品,最終會被傾銷到出口市場。
另外,中國近日針對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RA)及其實施細則中新能源車補貼等措施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告訴。對此,中國商務部28日指出,美國的行為嚴重擾亂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鍊和供應鏈。發言人何亞東表示,美方推出「通膨消減法」及其實施細則,以使用美國等特定地區產品作為補貼前提,制定推出歧視性的補貼政策,這扭曲了公平競爭,嚴重擾亂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鍊和供應鏈,違反了相關世貿規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