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爆量!日本嚴島神社要收「入島稅」

「就算是小學生,入島也要交稅?」位於日本廣島縣的宮島擁有著名的「海上鳥居」世界遺產——嚴島神社,但隨著觀光客爆量的負荷壓力,廣島縣決定將推出每人100日圓(約0.95美元)的「入島稅」,期望透過觀光客帶動的入島稅稅收,填補當地政府瀕臨極限的財政支出、維護宮島自然觀光環境與公共設施。
遊客爆增 1年436萬人造訪
宮島因為島內遠近馳名、將近1400多年的古蹟嚴島神社而廣受歡迎,1996年嚴島神社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後,來自全球各地的觀光客更是年年爆增,近5年的統計數據,宮島平均一年觀光客就可以達到436萬人次;雖然讓當地的觀光業蓬勃發展、帶動周邊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另一方面對於廿日市市宮島而言,大量的觀光人流著實也是不小的負荷壓力。
據廿日市市的官方紀錄,原本當地針對觀光事業的來客數預想,是一年300萬人左右,因此相關的公共設施如公廁、觀光設施和交通運輸整備,是以300萬人為預期作規畫。
保護生態 市府研擬徵收方案
但接近2010年代前後,廿日市市就注意到了觀光趨勢不斷成長的現象,在2012年觀光客已經突破400萬人,在地負荷的能量越來越逼近極限,地方政府苦思如何增加經費,好拓展設施以及在地自然環境的保護,因此才催生了「入島稅」的議案,針對所有來到宮島的人們徵收一定額度的稅金,將這筆資金作為永續經營宮島在地觀光之用。
2019年,宮島的一年觀光人次,已經來到史上最高紀錄的463萬人,公用垃圾桶和公廁數量不足、環境垃圾處理、公共設施修繕等連帶的疑難雜症,隨著入島稅的議案又落到了新任市長松本太郎手上。
「入島者一律課稅,這對原本就住在這裡的島民太不公平了吧?」推動入島稅要面臨的難題之一是在地民意。因為初期的議案中,將所有入島者都畫入必須課稅的對象,但宮島當地也有不少居民本來就是會搭乘交通船往返、或前往廣島縣通勤,他們並不是所謂的觀光客,這些本來就在納稅的居民是否也被列為徵收對象?每次搭船都要徵收嗎?就引發了市民的正反議論。
最常見的反對意見是:「為什麼我回家還要被徵稅啊?」而支持者的在地意見認為,基於對家鄉地方活化、保護地方人文自然景觀的目的,100日圓的稅金額度可以接受,也是讓地方政府財政有點餘裕、回饋給在地建設。
入島稅的具體政策,則是到了2020年大致底定,關於先前引發爭議徵收對象與方式,也明確設定為:搭乘旅客交通船的乘客徵收100日圓(涵蓋在船票費用中),而因工作需要頻繁往來宮島的業者,則是每人一年收取一次500日圓,以及在宮島島民基於通勤上班上學需要者,免除入島稅徵稅。
另一方面,徵稅對象不只包括成人,2021年1月的入島稅方案裡,未成年與小學生也被列入其中,原因是這些學童也會使用到公廁、垃圾桶等公共設施,因此納入徵收對象;但如果是校外教學旅行等教育目的,則可以免除。
若以近5年平均一年觀光客436萬來算,廿日市市推估入島稅的收入,約可達3億4000萬日圓(約324萬美元)。但2020年以來的疫情已經讓海內外觀光客崩盤銳減,現下雖然已經有了稅收方案,但廿日市市政府也坦承,原本預期應該在2021年實施的入島稅,目前都還沒有確定正式推行的時間。入島稅將於今年3月送交市議會,初步預期是至少還要一年之後才會推動。
不是首例 沖繩竹富島早實施
宮島的入島稅引起不少新聞關注和在地討論,不過類似的稅收方案其實也並非首創,沖繩每年約有50萬人次觀光的竹富島,從2019年9月開始徵收每人300日圓的「入域料」,同樣是作為自然景觀維護之用,為日本全國第一個開始收取入島稅金的案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