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舉國悼女王掩蓋3大危機 英媒:國喪後還能保持團結?

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國葬,於英國時間19日早上11時在西敏寺舉行,包括逾百名外國元首在內的2000多名賓客出席,靈柩之後會移至溫莎堡下葬。英國觀察家報指出,英國在哀悼期間展現出高度團結,但隨著英女王長眠於王夫菲利浦親王身旁,哀悼期結束後,民眾將再次面對政治及經濟危機的現實,能否保持團結成為疑問。
過去10天的哀悼期間,英國民眾罕見團結一致,西敏宮外整齊的瞻仰人龍更令海外輿論驚嘆;不過不少分析認為,這種團結現象只是曇花一現,待哀悼期結束,社會和政治分歧便會再次浮現。
觀察家報18日的社評便指出,向英女王致敬的熱情短暫掩蓋了深層次矛盾,本周起,英國民眾將再次面對生活成本上漲危機,首相特拉斯的政府也將面對蘇格蘭越來越大的獨立呼聲,以及因為脫歐引起的北愛爾蘭政治危機等三大危機。
社評說,英國這一屆政府一直靠製造分歧和恐懼來獲得支持,但哀悼期間證明英國人仍然追求更包容的共同目標,希望英國人能夠謹記英女王「無私、慈悲、忠誠、希望」的美德,「這才是女王陞下所想」。
另據天空新聞台報導,英國政府尚未公布女王國葬的開銷,但多家媒體估計將花費納稅人數百萬英鎊。查理三世與王后卡蜜拉16日到訪威爾斯首府卡地夫,並與圍觀民眾握手,一名男子對剛查理三世抱怨說,如今英國面臨生活成本危機,民眾連過冬取暖費都要付不起了,卻還要為王室活動埋單。
現場視頻顯示,一旁的保鏢立即將該男子擋在身後,查理則扭過頭與其他民眾互動。該名男子對著查理的背影繼續質問:「納稅人為你們付了1億英鎊(約1.14億美元),都用來做什麼了?」
據英媒報導,隨著生活成本危機加劇,更多英國人開始思考是否應該繼續為王室舉辦各種奢侈的活動,反對君主制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