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在生丟掉無用物
天氣開始回暖,又是收拾冬衣之時。每年收拾冬衣和夏衣,雜物繁多,費時費力,不免陷入深深的反思︰「我的人生中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甚麼是必要的,甚麼只是想要的?」
剛好觀看Netflix的節目「Less is Now」,講述「簡約主義」(Minimalism),有一個發人深省的片段。節目主持人喪母,他哀傷之餘,到母親生前居所收拾遺物。一踏進門口,發現母親65年人生的所有東西都收在家中,櫃子裡有無數衣服;廚房有數不盡的杯碟用具;車房裡有不知名的用品、機器、零件和電線;兒子小學開始的成績表、功課冊,全部收在床底。
做兒子的,甚麼應該留?甚麼應該棄?結果,他發現母親一直保留的無數物品,大部分都是「不必要」之物。他果斷地聯絡慈善團體,將可以使用的物品送的送、賣的賣,全部處理掉,出售的款項全部捐贈給曾經支援母親治病的團體。屋裡他只保留了一小盒物品,包括一些以往的文件、幾張珍貴的照片。
看到這裡,令我驚覺要認真思考「身外物」與自己的「人生」,環顧自己房間,一旦去世,原來很多都「不必要」。在生時沒有用,死後無人要,何不趁還在生時丟掉無用之物?簡約不等於貧乏,好好斷捨離,反而為人生多留一些空間做想做的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