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自療」三件事
到底香港目前是「動態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界線愈來愈模糊,確診者難以入院,就算入院也未必有足夠的照顧,其他醫療服務大受影響,醫護人員壓力爆煲。現在人人要做的,就是好好照顧自己,一旦不幸確診,預備在家「自療」,準備好食物、藥物,未雨綢繆,以免加重醫護人員的負擔。
身邊有好幾位朋友紛紛確診,都被迫留在家裡隔離,我問候病人之餘,亦請教他們「自療」須知,以下就是綜合各家各派經驗,基本上要做的準備工作。
一、藥物,不久前提及,各種抗疫或者有助紓緩症狀的藥物,例如蓮花清瘟膠囊、退燒藥、喉嚨藥等等,因應家中人數,準備適當分量,以備不時之需。
二、食物,一旦中招,起碼被隔離七天。可於冰格儲存冰凍肉類、各式肉丸等。蔬菜則買一些可於室溫存放的種類,例如薯仔、紅蘿蔔、洋蔥等。當然,還有一些包裝好的食物,例如罐頭、速食麵、臘腸等等。
三、家居配置。其中一間房最好配有專用廁所,供確診家人入住,只可留在房間自己食。其他家人則可以在外面共用廁所,同枱吃飯,以及處理購物和做家務等。
計畫妥當,馬上召開家庭會議,與家人出動辦貨,卻沒有想像中簡單,下回再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