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上遇「老鄉」
二○○一年初夏,某日應友人之邀去山海關遊覽,這恰是我多年來的夢寐之求,便高興地答應了。當日我們從山東濰坊火車站登上了開往秦皇島的火車,在軟臥車廂裡享受著周全的服務,一覺醒來便到達目的地。
次日一早,我們驅車前往盼望已久的古城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遊覽。這座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的城樓,建造在呈長方形的台座上,台座下方中央砌有七點八米高、五點六米寬的拱券門。城樓主體為二層箭樓,上層高八米左右,為歇山重檐頂,頂脊雙吻對稱;下層高六米上下,四角飛檐,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造型十分美觀。箭樓北、東、南三面共有六十八個箭窗,可開可閉,為古代戰時所用。
城樓四周為寬闊的城台平頂,與萬里長城連為一體,氣勢雄偉壯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懸掛在城樓上層檐下的「天下第一關」牌匾上,五個神韻十足的大字,個個都超過一平方米,結構嚴謹,布局得當,筆力雄健,氣勢非凡,特別吸引著遊客注目。相傳此匾出自明代進士肖顯之手,據說是他酒後蒙頭大睡數日,起來後一揮而就的傑作。
沿城樓平台向東南方信步走去,兩側矗立著若干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這些不同年代、或文官或武將、如真人般大小的塑像,都是在不同歷史時期,為開發、建設和保衛山海關,立下汗馬功勞的英雄人物。我怎麼也不會想到,在千里之外,這眾多的人物雕塑中,竟意外地讓我發現了濰縣「老鄉」劉應節,他身著將軍戎裝,手執兵器,英姿勃發,神態嚴肅,威風凜凜。明知他並非血肉之軀,但是「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還是油然而生。
劉應節(一五一七-一五九一),字子和,濰縣人,幼時讀儒學,尤喜看兵書、習武術;明嘉靖二十二年中舉,二十六年中進士,後出任戶部廣東司主事、戶部員外郎。其間,北部邊境韃靼(蒙古)的俺答和小王子(明人稱之為「土蠻」)時有進犯。
一次,大將仇鸞率軍與其苦戰被困,嘉靖皇帝令戶部派人前往慰問,戶部大小官員畏首畏尾懼怕前往。劉應節挺身而出,臨行前對親友說:「此去若七天不回,請把老母和妻小送還山東老家,並轉告老母不要悲傷。」半夜,他披掛整齊,縱馬驅車離京出城,行走在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曠野之中。
途中人困馬乏乾渴異常,好不容易找到水井,井中又有屍體,只好在路邊水溝捧水解渴,腥味拱鼻,方知喝的是血水。天亮後,他率軍衝破包圍,與仇鸞會師,勝利完成了慰問犒師使命,並以皇帝使者身分,協助仇鸞繼續指揮戰鬥,直至最後勝利。
此後,他又帶領將士數次大敗俺答入侵之敵,因戰功卓著,朝廷晉升他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使。在此任上,他為了使邊境長治久安,帶領軍民加固了八百里長城,強化了防務,使北部幾十年的戰亂得以平息。
在他取代譚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後,提出強軍固邊,保障京師安全的「薊門奏議」,但遺憾的是他用心良苦的奏議,並未被採納。萬曆二年(一五七四年)晉升為南京工部尚書,次年改任刑部尚書,萬曆四年(一五七六年)他便辭官還鄉回到老家濰縣。
此行不僅親臨天下第一關城樓(見圖),目睹它的雄偉壯觀,更看到了戰功赫赫的濰縣老鄉劉應節,在長城上英俊威武的塑像,深感敬佩和驕傲,心滿意足,不虛此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