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山下的公主墓(下)
獵驕靡娶劉細君時已年近古稀,次年臥病不起。獵驕靡的長子去世很早,去世時獵驕靡答應立他的兒子軍須靡為王位繼承人,這引起獵驕靡次子的不滿,計畫起兵殺害軍須靡。獵驕靡為保護軍須靡,便給次子一萬多騎兵,要他到別處自立。
獵驕靡在病榻上擬定,自己死後劉細君再嫁自己的孫子軍須靡,以確保軍須靡的地位。對這種完全違背華夏倫理的嫁娶,劉細君拒不接受,並上書漢武帝。漢武帝回信說:「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劉細君萬般無奈,以國家千秋大業為重,只得服從皇命,忍辱再嫁軍須靡。細君公主與軍須靡生有一女,名叫少夫,但這個女兒很快就夭折了。
一個弱女子肩負起如此家國重擔,內心深處的愁苦也是可以想像的。夜闌人靜之時,思親思鄉之情如浪濤襲來,劉細君夜不能寐,遂起身作詩一曲:「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這首詩寫得如泣如訴,聞者無不動容。這首詩透過商旅,透過官吏,越過邊關,經過萬里傳到長安,漢武帝聽到心裡也很難過,每年都遣使者帶著金錢和大量「帷帳錦繡」等貴重物品,前往烏孫慰問劉細君。
可能是生育女兒後身體未復原,又感染疾病,也或是幾年來的憂傷成疾,公元前一○一年,在烏孫生活了五年多的二十三歲細君公主病逝,這麼年輕就香消玉殞,真令人嘆息。
細君公主墓是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古蹟,而細君公主塑像,則是二十多年前由細君公主的家鄉人江蘇省揚州援疆幹部集資建造。細君公主塑像的製作者匠心獨具,沒有把細君公主的面容塑造得笑容如花,而是心事重重凝視遠眺,那眼神是望穿秋水望眼欲穿。細君公主在懷念遙遠的家鄉和親人,尤其在病中,細君公主是多麼想見到故鄉的親人,但這都無法實現。可以想見,在豆蔻年華之時就要孤單地在遙遠的異域永別人世,那是何等的悲苦、悲涼、悲蒼。
與細君公主同時代的年輕將領霍去病,也是二十三歲就英年早逝,只是霍去病的英名廣為知曉。位於咸陽的霍去病陵墓也修建得甚具規模,瞻仰者很多;而知曉劉細君公主事蹟的人有限,坐落在夏特烏孫山下的細君公主墓是那樣的簡陋冷清,人跡稀少。
下午六點,太陽已被天山高峰遮住,我向公主墓凝神敬禮後下山。走了一截路後,內心一陣酸楚不捨,彷彿是把自己一個年輕早逝的女兒孤伶伶地留在了山上了。回首凝望良久,公主墓和公主塑像已經在視線中模糊。心裡說:公主,我一把年紀了,又遠隔重洋,難得再來看你了。但我會把自己的拜謁探尋之行記錄下來,讓多些人讓知道你的事蹟和公主墓的存在,希望以後會有多些人來探望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