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前眾院議長、84歲裴洛西訪盧森堡 受傷住院

道指連跌7交易日 創2020年來最長紀錄

還有誰在用手帕?

從小學到一九八二年國中畢業,學校班上例行抽查學生們有無攜帶手帕衛生紙的日常,是我在台灣成長求學中的一段有趣記憶。

以前那個時代,學校衛生檢查屬抽檢性質,多在班會後、各班級導師視有無空檔走一趟程序,檢查還包括指甲修剪、頭髮衛生以及髮型長度是否符合規定。沒帶手帕衛生紙屬於不合格條件之一,會被老師打手心或罰站處罰。

應付衛生檢查用的手帕,若真用來擦汗擤鼻涕,搞得縐巴巴髒兮兮,那可會被視作帶了塊髒手帕,一樣不合格。它於是如同貢品般地被我們存放在書包內的某個角落,跟著不時拿進拿出的書本和鉛筆盒相互摩擦擠壓,哪天依舊給弄髒弄縐,讓人好生氣惱。要想躲避受罰的厄運,居然得準備「私用」和「檢查用」的手帕起碼各一條才成。

其實有很多家境清寒的同學,是很難擁有兩條手帕的。意味著每人在家裡起碼要有三條以上輪番換洗,家中兄弟姊妹多者,手帕往往在清洗之後混著用的情況常見。曾有女同學拿出了她哥哥的男用手帕,被負責檢查的排長同學刁難,現在回想起來,這屬於歧視,可是在那個時空下,卻沒人想到應該為那位女同學辯駁。

縱使備有兩條手帕,但有時會被臨時緊急借走,之後沒還回來,哪天想起來了開口去討,反倒為此傷了感情。於是以後再也不借,堅持「官宣」就只一條。借手帕,原來跟借書及借錢是同一類做人處世上的忌諱,借出去就要有討不回來的覺悟。

衛生紙也是類似情況。我小學時「衛生紙」這一詞代表的是比較高級的「草紙」,用草紙的人其實占多數,在家屬於不容隨便浪費的衛生用品資源。檢查時候發現有人因故用掉了,還是會有些講義氣的同學肯分撕半張幫忙湊出來。肯大方把草紙拿出來「借人」(其實根本無望討回)的同學通常受人歡迎,這「人情」也總在需要的時候容易得到回報。

最記得在六年級時,班上有一特別摳門的男同學,把三張草紙疊好收在塑膠袋內,整個學期堅決不用更從不借人,就專為檢查準備,每次檢查就將草紙連塑膠袋一起從書包內拿出來擺在桌上,塑膠袋經一整學期折騰,被摩擦到呈霧面狀態。一天,班上有位同學流鼻血,手帕捂著,加上老師僅有的衛生紙捲塞鼻孔似乎仍然不夠,於是勒令這位同學把那三張「萬年草紙」拿出來應急。

酷暑季節或者感冒流行時,手帕檢查最是麻煩,因為無可避免地必須用上,對患有手汗症的同學而言更是苦惱,縱有兩條手帕仍不夠。哪天老師心血來潮說要檢查,手帕就偏偏會是最髒最縐、最拿不出手的德性。

於是我鑽研了折疊手帕的花招,能多少把手帕上的汙漬藏好,只要不被拉開攤平了,就能蒙混過關;縐巴巴的手帕也是,只要好好疊起來,起碼朝上的一面看著乾淨平坦就沒問題。這項「技能」原先僅服務閨密好友,結果竟被班上很多男同學發現,拜託我幫忙疊,後來乾脆讓我傳授展示幾招,然後男生之間自己去互學。

一九八三年出國後,上加州的普通公立高中,沒有晨間衛生檢查,亦從未見過校內美國同學在使用手帕,普遍見大家使用抽拉式的小包面紙,老師桌上擺有一盒面紙供同學們公用,我很快入鄉隨俗。其實那時候面紙並不便宜,所以除了去廁所取用衛生紙或擦手紙外,同學之間也有人在問「借」。

也許,居住在氣候宜人、不怎麼讓人流汗的城市,手帕較無用武之地。我在美國認真買過的手帕,居然是高中年代癡迷的凱蒂貓,而且是為了收集而從來不捨得使用,買來擺在抽屜裡放著。除去百貨專櫃的貨品展示,能看到手帕的機會,便是在非常正式的場合中,男性身著西裝或燕尾服時擺放在胸前口袋,露出折燙得筆挺的布料一角,尖尖的,像一座山頭。

據說美國很多保守派的老人家,尤其在出席任何婚喪喜慶場合時,皮包或褲袋裡必會帶上手帕。美劇裡看到的手帕反而比現實所見多些,都出現在婚禮或喪禮劇情中,見年長者拿出手帕拭淚的鏡頭。

絕大多數的美國父親,都曾經在生日或節慶時,收到子女聊表心意贈送的手帕作為禮物,是除去領帶之外的另一個熱門選項,相較經濟實惠。

台灣人的傳統,忌諱送手帕作為禮物,送「巾」代表「斷緣分」,是永別之意。因此手帕毛巾在習俗上只有喪家在喪事結束後分送與會者,甚至後來帶有「巾」字的圍巾、絲巾、頭巾都被列作禁忌禮物。反觀到了美國之後,這些都是此地的熱門禮品,不同省籍背景的華人移民有很多並不曉得,購買成套高級浴衛毛巾作為結婚或入厝禮物、或情人節送名牌情侶圍巾者眾。

洋人就更沒概念了。去年底我從一位幾年前認識、疫情大流行期間失聯了幾年、而最近又在老人中心做義工重遇的美國老太太泰芮那兒,收到了一條杭州手繪真絲手絹(見圖,作者提供),她不知從誰那兒聽說我在寫作發表有關骨董的文章,特地去翻找出來送我,據說是她七○年代去中國旅遊時,參觀絲綢廠收到的禮物,被她保存了五十多年,就快跟我同歲,從來沒用過。

我道謝收下,正好隨身提袋裡備有紅包袋,便包了一個「金額意思意思」的紅包給她。老太太驚喜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只說在我的家鄉,習慣收到手帕作為禮物時,一定要還禮紅包,這樣彼此都會有好運--這種事情,沖個喜就好了,算我花錢買下的,也就破解了那些框框條條的禁忌傳統。再說,本文能寫到這裡,說到底就是從她這條古早手帕得來的靈感。

加州 老人中心 疫情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