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籠裡的年味
烘籠是細竹篾編織的小簍子。烘籠裡面放上一個小瓦缽,缽底墊一層厚厚的灶灰,把燒紅的炭火放在缽子裡,上面再用灶火灰蓋實保溫。烘籠的提手與烘籠之間的空擋,正好可以把一雙腳或手伸進去,坐在凳子上,踏在上面烤火。
當年小鎮的集市、雜貨店裡都有各種烘籠賣。也有篾匠師傅挑著破好的一梱細篾和編織行頭,挑子的扁擔尖上掛著一個烘籠樣品,一路搖晃著,篾匠也一路吆喝著「編烘籠,編烘籠哦……」。入冬初始,需要烘籠的人家都出來了,篾匠就坐在你大門前或院子裡,現場編織。篾匠隨主人的指意,可以在烘籠周邊的篾壁上編出各種花卉圖案。坐等個多小時,一個小巧玲瓏的烘籠就編好了。
在我們湘西,烘籠裡的年味總是伴隨燻臘肉的季節一同到來。
七十年前的一九五四年,我在安江鎮紗廠子弟小學讀書,小鎮被沅水環繞,四圍是雪峰山和雞公界兩座大山,因此,每年的寒冷就來得特別早。到了臘月燻臘肉,那也就是燻年肉的季節,早晚已有了濃厚的霜凍,於是,有年長的爺爺奶奶們開始提著烘籠烤火了。烘籠也在告訴你:新年的日子要來了。
小時候,我的手腳總愛生凍瘡,凍得紅腫,又癢又痛。媽媽說:「大年快要來了,一天比一天冷。」就給我買了一個烤手烘腳的小烘籠。烘籠取暖很方便,可以提著到處走。學校放寒假的日子離過年不遠了,很多同學都是提著烘籠去上學。
出門前,媽媽在我的烘籠裡用灶灰埋了很多燒紅的火屎,還用黃草紙包了幾塊小木炭放在我的書包裡,說:「火屎燒完了,別忘了要提前加炭哦。」又特意交代一句:「別小氣,看到同學的烘籠裡火小了,要給他加一塊炭。」烘籠裡年味的溫暖,原來也裝著媽媽的希望和大愛。
烘籠裡的年味來到我們教室裡了。有次,一位胖胖的男老師帶著我們正在朗讀課文,教室的上空忽然冒出一縷縷青煙,還夾雜著一絲絲兒好聞的美食香味。這時刻,老師目視著全班,說:「這是在上課,是誰把年味在烘籠裡烤得香噴噴的?」瞬間,緊張的氣氛使得教室裡變得鴨雀無聲了。
胖老師在課桌間來回巡查尋找,發現課桌下有的烘籠裡埋著烤紅薯,有的烤著過年剛打出的糍粑,有的燒燃了葉兒粑的桐子葉,還有的那苞米粒兒烤得清香清香……,所有的美味,都從烘籠裡的炭灰中竄出來了,彌漫在教室的空氣中。
老師巡查完了,甜甜地微笑起來,說:「同學們,快要放假過大年了,你們烘籠裡烤年味,小心別烤糊了哦。」頓時,教室裡欣起一片歡樂的笑聲。有幾個頑皮的男同學,卻笑得站起來了。
烘籠裡炸響了年味的鞭炮。過年了,我同許多伙伴們穿著新衣,跑到我們前門的一塊空坪裡去放鞭炮。那時家庭還沒有電燈,只有路邊電線桿上掛著一個燈泡,那微弱的桔黃色餘光,照著我們。我們跑著,叫喊著,歡跳著,拿著鞭炮在烘籠裡去點火。剛點燃的一個個鞭炮朝空中拋去,比賽誰的鞭炮拋得高,炸得響。天空上閃亮著點點鞭炮的星火,一個接一個。
站在旁邊的女孩子們,有的提著烘籠,不停地打著吆喝,為放鞭炮的哥哥們助威,大喊「加油」。有的手上拿著一根點鞭炮的香棍火已經熄滅了,就拿著鞭炮到女孩子們的烘籠裡去點燃引蕊。有時候,鞭炮在烘籠裡炸響了,嚇得女孩子大叫。
我在鄰居小妹烘籠裡點鞭炮時,剛點燃,還沒來得及拋向天空,由於太高興,鞭炮一聲炸響,把小妹嚇得撒開了雙手,趕緊去捂住耳朵。哪知道,就這一瞬間,跟隨「啪」的一聲,烘籠掉在地上,裡面的缽子破碎了。我正急著,小妹沒有哭,也沒有說要我賠,只是呆呆地望了我一眼,就又看著天空那些點點星光似的鞭炮在飛動,聽著那一陣陣加油的吆喝聲,高興地揚著雙手。在烘籠裡炸響的鞭炮,如同拋向夜空炸響的鞭炮一樣,給了我們兒時年味的歡樂。
如今,烘籠成了歷史,而烘籠裡紅紅火火的年味裡,也有過我兒時的歡快、純情、友誼,溫暖了我的童年,也留下了歲月的溫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