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不讓演「情深深雨濛濛」撕破臉 范冰冰首談瓊瑤:久未聯絡

葉倫:不排除制裁助俄中銀 美有工具應對人民幣貶值

工藝小刀

我有一把帶鞘的工藝小刀(見圖),從刀尖到刀柄全長約十四厘米, 小刀出鞘,刀身長九點五厘米,寬僅零點八厘米。

小時候在我爸給我的那一刻,心裡美滋滋的別提有多開心了,看過來轉過去先打量一番。這麼小、這麼精緻的小刀握在手裡,既想玩又捨不得玩,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始不斷地操練,把刀用右手拿著放在身體的右邊,然後用左手去抽出來、插進去,抽出來、再插進去,忙得不亦樂乎,好似俠士附身,鋒芒畢露、刀山劍林、感覺瞬間自己也能運用自如一般。耳旁後腦根聽得爸爸說一句「當心點,別弄到手」時,那會兒是完全聽不進去。

初得小刀,自然是愛不釋手,一萬分的愛護並珍惜。隔天還要上課,不敢帶去學校,放在哪裡都不放心,於是那個晚上在房間裡面找來找去,就想找個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藏起來。

如今想起,兒時那個的物資貧乏的年代裡,這把工藝小刀,毫無疑問是一件閃閃發光的好東西,彼時開心的心情清清楚楚地留在了記憶裡。

事實上,這把品相精美的工藝小刀,的確值得珍愛。有了互聯網之後,我才查到它是民國文房、手雕彩繪裁紙刀「鋼刀王」,是最早的「微刀」。

細細端看,刀鞘上銅製的金屬護環和鞘口製作得精細又牢固,鞘身的材質大概是牛骨,顏色似象牙。刀鞘兩側畫面各異,日月松鳥,海浪龍吟,布局有致,刻製精美,落款「鋼刀王精製」。護環的中間在兩面又各刻有一首詩,每一個字也就是一毫米多一點不超過一點五毫米的大小。

一面是「渡口發梅花,山中動泉脈。蕪城春草生,君作揚州客。」這是唐代劉長卿「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州四首」組詩之一。

另一面是「遙知郡齋夜,凍雪封松竹。時有山僧來,懸燈獨自宿。」這首五言絕句是唐朝詩人韋應物的作品「宿永陽寄璨律師」

一首送婿揚州、一首想念友人,兩幅畫面,刻在刀上,不免增添一縷文藝氣息,意入人心,讀起來,引來無盡的遐想。兩首詩的落款都是「庚寅年刻」,庚寅年又簡稱虎年,農曆一甲子以六十年為一個循環,推算下來可能是一九五○年吧。

再來看看刀身,造型細長、彎度比例非常協調,刀尖、刀刃、還有刀背下的一條血溝,看得出每個部位工藝製作的精湛,刀身接近刀柄處,又見刻有「鋼刀王」三個字。

刀身連著刀柄,刀柄上的兩邊亦刻有不同的圖案,加上金屬的護手、套環、環首與刀鞘呼應,使得這把精巧的帶鞘小刀整體一看,便是出自於能工巧匠之手。

經歷了這麼多年,刀峰還是很銳利,雖然刀身已不再光滑,刀柄和刀鞘也已沉澱出經年累月的痕跡,顏色越發沉穩、氣質獨特。當我再一次把它握在手裡,指間依然是那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心裡也依然是無比喜愛的心情。

只是刀鞘一端套著的刀標脫落不見了,記得是與護環和鞘口一樣的金屬件,刀柄上原先有的刀穗也不見了,沒有了刀標刀穗,感覺不再完美,有點遺憾。

轉而一想,我們的人生不也是這樣?哪有十全十美?刀上所刻的那首五言絕句中,相比詩人相隔兩地,懷想著友人在寒夜之中燈下獨宿,當下的我能擁有這把工藝小刀,並且依舊有一份握在手中欣喜,已經是相當滿足的一件事情了。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