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不是到哪裡都買不起 加州還有9城鎮中價房只15萬元

紐約皇后區新騙局 假扮中東土豪敲詐路人

市場裡的人生體驗

非洲傳統菜市場內出售可食的土塊,聞起來有點水果香味。(圖片提供.萍萍)
非洲傳統菜市場內出售可食的土塊,聞起來有點水果香味。(圖片提供.萍萍)

身為一家主廚,上菜市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事,也是無可奈何不得不做的煩事。然而,我對菜市場的記憶,並不局限於我當主廚的日子,更往前延伸到我幼年和未婚前的點點滴滴,那些往事編織了我從幼年到老年的一生,一直讓我回味無窮。

台灣市場的美好記憶

我對幼年時期的事記憶不多,奇的是,卻深刻記得自己常在家門口前的巷子口,等候母親從菜市場回來。那時,家裡沒有冰箱,母親三天兩頭就得提著竹籃到菜市場買菜。我當時未上學,或者只是上半天下午班的小學初年級,總會在巷子口癡癡地等著母親回來。

一看到母親歪著肩膀、吃力地提著菜籃的身影出現在巷子口,我就高興地又蹦又跳跑去幫忙提菜籃。幼時的腦袋瓜裡,其實並沒有孝順的概念,真實的原因,是為了母親菜籃裡那一小小紙包,裡面有熱乎乎的紅豆車輪餅。聽說,車輪餅是台灣日據時代流傳下來的小吃,原稱「今川燒」,外形像個小車輪,外皮金黃酥脆,內餡則是香甜軟糯的紅豆沙,是小孩子的最愛。我幼年對菜市場的記憶,就是那美好的等待。當年母親歪著身子手提重重菜籃,還不忘買紅豆餅給家中等待的女兒,那份暖心的愛,我今日想起就眼眶朦朧。

上高中後,家裡有了冰箱,母親改為一星期上一次菜場,竹籃也改為有車輪的不銹鋼小拖車。母親喜歡在周日早上拉著我一起去菜市場買菜。一路上,她挽著我的手臂,叨叨絮絮地講著家務事。每到小攤販前,她就驕傲地誇耀我讀北一女,小販們當然更是阿諛地滿嘴稱讚。那時上菜市場,我都喜歡穿高厚鞋底的包頭鞋,以免濕漉漉的地面弄髒腳。我拖著小車跟在母親身後,看她如何跟菜販聊天殺價,也學著如何挑揀脆嫩的蔬菜、香甜的水果、以及新鮮的魚蝦和肉類。菜市場成了我與母親獨處和學習挑選食材的親密處所,這樣的母女相處一直延續到我南下讀大學。

大學寒暑假回家,我偶爾跟母親上菜市場,幾乎都是她帶我去裁縫店訂製新衣裙。當時的我,只知在雜誌裡翻找自己喜愛的時裝模樣,從不考慮價格,完全「何不食肉糜」的無知和天真。母親也不阻攔,隨我盡情打扮。大學畢業後,日日朝九晚五上班,我們母女不再有機會一起逛菜市場。我對台灣菜市場的記憶,就一直是與母親親密互動的美好時光。

來美國後,偶爾回台探親,路過菜市場,忍不住走進瀏覽一番,驚訝發現現今的台灣菜市場,地面不再濕漉漉,內部整理得乾淨明亮,除了往昔的鮮果蔬菜魚肉外,還有各式各樣煮熟的菜餚點心擺滿透明的玻璃櫥窗內,讓人垂涎欲滴。若非與親朋好友餐館有約,我恨不得每樣都買下來嘗嘗。台灣菜市場仍然充滿著美好的記憶。

異國市場的千奇百怪

來到美國,生活像打仗一樣,每個禮拜我急匆匆衝進超市,沒有台灣菜市場的討價還價,也沒有挑剔揀選的必要,購物車堆滿食材後就火速衝出自動開啟的大門,然後,卸貨裝貨,倒車開車,馳進駛出,年年如此分秒必爭地度過,腦子裡只有汲汲營營的忙碌,沒有太多的記憶。不過,偶爾出國旅遊,閒逛其他國家的傳統菜市場,看到千奇百怪的趣事,卻是難以忘懷。

每個國家有不同國情、習俗和獨特農產品,但菜市場擺賣的貨物大同小異,瀏覽當地菜市場只不過要體驗一下不一樣的風情罷了。然而,有些國家菜市場內銷售的東西,著實讓我瞠目結舌。數年前,我們參加南非旅遊團,當地導遊想當然耳地認為美國觀光客只知有超市,不知有傳統攤販市場,因此特別安排我們去非洲的傳統市場觀光,殊不知我們來自台灣早已見怪不怪。

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城郊的索維托(Soweto)區,以前是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下有色人種的聚居區,基礎建設缺乏,住房簡陋擁擠,也是當年反種族隔離運動的起源點,而今成了觀光客瞭解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歷史的必訪地區。我們被帶到當地的菜市場觀光,只見水果、蔬菜、零食攤販一排排,衣帽雜貨的地攤販更是沿街擺賣,與早期台灣的菜市場類似,攤販主都笑容滿面地大聲吆喝,非常親切。

導遊特別為我們指出地攤小販擺賣的一種非洲特產零食,曬得乾巴巴的莫帕內蠕蟲(Mopane Worm),那是一種毛毛蟲,因為喜歡吃莫帕內樹(Mopane Tree)的葉子而得名。我在野外看過這種身體五顏六色的毛毛蟲,沒想到非洲土著認為此物比牛肉乾還營養,也是他們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同行朋友大膽嚐試後,描述咬起來很有嚼勁,確實有點牛肉乾的口感,但味道則難以形容。

然後,一位路邊攤販跟我們推銷一罐罐髒兮兮的粉末,聲稱只要泡粉洗澡,身邊人或者公司老闆同事等都會聽你的話,像巫術般神奇妙用,聽得我哈哈大笑。想起這跟早期台灣夜市裡敲鑼打鼓賣仙丹靈藥的一樣新奇有趣。

更讓人驚訝的是,市場內售一種米黃色可食的土塊,聞起來有點水果香味,小販聲稱對懷孕婦女特別有益,由於語言隔閤,又無法說清楚是何助益。幼年時,曾聽老一輩人提過鬧飢荒時,災民會吃觀音土以求飽腹,當時聽了猶如天方夜譚,如今竟親眼見非洲市場賣這種土塊,還宣傳對孕婦有益,真是大開眼界。

非洲土著有著驚人的頭頂功夫,我入住旅館時,女服務員把我那箱重達二十多磅的行李往頭上一放,然後雙手下垂,婀娜多姿地步行前進,把行李「頂」到了我的房間門口,看得我嘖嘖稱奇。市場內,非洲女土著的頭頂功夫更是上乘,買來的東西用一只塑膠套包紮好,往頭上一頂就走了,看似輕鬆愉快。不像我幼時看母親歪著肩膀辛苦地提菜籃走路。更厲害的是,連圓滾滾的橢圓大瓜都能平穩地往頭上頂住,不需雙手扶撐,輕鬆自在地前行,看得我佩服不已。

美國農夫市場的溫馨

美國處處有超級市場,有些城市在周末則有室外開放空間的農夫市場,擺賣一些時令鮮果、蔬菜和家庭手工製的吃食,頗受雅痞們喜愛。年輕時,我們夫妻二人日日趕上班,接送孩子上下學,忙得不可開交,周末是清洗衣物、打掃房子和割草皮的日子,根本沒有閒情逸致去逛農夫市場。

然後,女兒們陸續成家,孫輩們接連出生,我退休在家。偶爾我去拜訪女兒女婿,女兒讓我推著娃娃車帶外孫和外孫女上農夫市場閒逛,感覺又回到往日親人邊走邊談笑的美好情景,只是我的角色變了。

五歲外孫高興地邊走邊玩,沿途問東問西,「為什麼」成了他的口頭禪。既是散步逛街,無所事事,我當然很有耐心地跟他長篇大論解釋。一次,他突然冒出一句:「婆婆,妳懂得很多耶!」我哈哈大笑,問他:「媽媽不懂嗎?」「她懂一點點,爸爸懂得比較多,妳懂得最多。」我當然瞭解,爸爸媽媽天天被他問得煩不勝煩,懶得再理他,碰到外婆耐心地解釋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當然合他心意,以為婆婆是萬事通。

幼兒們喜歡上農夫市場,因為攤販有各種食物樣品隨客人試吃品嘗。我帶著兩個小人兒一家家攤販東挑西選,攤販主不停遞來試吃樣品,我轉身遞給兩個小頑皮,小手接過後馬上塞進嘴巴,吃得兩腮鼓脹。回程路上,兩個小頑皮知道我採買了新鮮麵包和各種吃食,就不停地喊:「婆婆,我肚子餓。」平日在家裡,吃東西必須在桌邊正襟危坐,現在可以邊走邊吃,讓他們覺得太自由、太興奮了。外孫不自禁地邊吃邊哼歌,顯然挺享受的;他的妹妹坐在娃娃車上,也吃得滿臉滿嘴,兩條小腿不停地踢著搖著,也是其樂融融。看在我眼裡,不禁微笑回想,這不就是當年我痴痴等候母親帶回車輪餅的心情?幼兒美好的記憶總是圍繞著美食轉,而菜市場正是那製造美好記憶的場所。

美國超市無法複製台灣菜市場的美好回憶,農夫市場卻為我和孫輩們提供了往昔台灣菜市場的甜蜜時光。(寄自加州

非洲人的頭頂功夫讓人嘖嘖稱奇。(圖片提供.萍萍)
非洲人的頭頂功夫讓人嘖嘖稱奇。(圖片提供.萍萍)
台北菜市場裡的各式菜餚點心,讓人垂涎欲滴。(圖片提供.萍萍)
台北菜市場裡的各式菜餚點心,讓人垂涎欲滴。(圖片提供.萍萍)

觀光 南非 加州

上一則

最壞的打算

下一則

趙佳怡「矽谷迷局」 新創人故事 「冒名頂替綜合症」 成靈感來源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