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別良師益友《華章》
「同是飄零江海客,雲城今喜見華章。」這是大學者、詩人葉嘉瑩2012年賀《華章》創刊的詩句。如今《華章》以百期輝煌的成果,榮光身退。我既深為理解,可也為之惋惜痛心,留戀不捨。
《華章》是主編瘂弦帶領林楠、劉慧琴、文野長弓、林婷婷等編委一手創辦起來的,並獲得了海內外華文文學界廣泛關注和熱情支持,百期《華章》所刊載的文章,內容豐滿充實,涉獵面廣泛多樣,對華文文學的全球發展,無疑起到了極好的指引和推動的作用。正如瘂弦所說,「如果把全球各地的華文文壇加在一起,在一家親、一盤棋的理念下,我們就有足夠的條件為世界華文文學描繪一個新的藍圖,集納百川,融合萬匯,把華文文壇建設成世界最大的文壇,誰曰不宜?」洛夫在《華章》上說,「必須要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覺,敏銳的現代意識,重新認識與評價傳統,文化不是戀舊,更非復古,而是為了創新,創造一種更新的美的傳統。」林楠更指出,「移民文學的學科理論建設迫在眉睫!」瑞琳說,「他的理論呼籲,正代表了我們將要努力的方向。」她還說,「獨一無二看華章」,「小小的一片綠洲,卻與世界各地的華文文壇隔洋相呼,隔空相應。攜手共建世界華文文學的大廈。」曹惠民感嘆地說,「如今的我,擇居於姑蘇城東南隅的覓渡橋畔,」「仍願尋覓不止,猶如居於陋室之中劉禹錫,但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劉俊斷言,「世界文化應該是多元共生的,華文文學有條件屹立於世界文學群峰之巔。」趙稀方大膽地稱,「不應該直接套用後殖民論述,將其(指大陸漢語文學)截然對立起來。同是漢語文學,我們可以將兩者看成是一種異質互補關係。」「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打破中心主義大一統的作用。」 群賢畢至,妙語連篇,洋洋灑灑,各忬己懷,高瞻遠矚,真知灼見。《華章》成了大講堂,大論壇,高朋滿座,高談闊論。「美哉,淵乎,大風起兮;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華章」(瘂弦語)。十年百期,壯哉華章,永載史冊,山高水長!惜哉,逝乎,冷風起兮,深秋催我以沉思,寒夢令我念華章!然則,浴火可以重生,華章可出新面容,相信來年,人面桃花依舊相映紅。
完稿於2023年11月11日星期六
南昌大學青山湖區18齋
(公仲,陳公仲,原名陳公重。1934年生,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副會長、中國小說學會名譽副會長,江西當代文學名譽會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