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找到人了 澳警證實:平安尋獲25歲台灣女子

「房間裡的大象」 這些怪怪的英文慣用詞從何而來

失智3類症狀難照護 少爭執多安撫

避免失智者走失,進入不安全環境造成意外傷害甚至危害生命,是照顧者最常面臨的困擾。(圖/奇美醫院提供)
避免失智者走失,進入不安全環境造成意外傷害甚至危害生命,是照顧者最常面臨的困擾。(圖/奇美醫院提供)

失智者愈來愈多,許多患者不斷走失、被害妄想、罵人甚至打人。長照機構提醒,若發現長輩出現初期失智問題行為症狀時,應立即向醫療院所求助,防範未來發生讓人遺憾狀況。

以台灣為例,根據2023年衛福部對失智症者的精神問題行為(BPSD)調查,發現失智者出現問題行為症狀機率近66%,照顧者常無法負荷,因此不得已只好將失智者「外送」住宿型機構照顧。失智者發病年齡多在60歲以上,但60歲以下患者漸增。

奇美綜合長照機構督導高金盆指出,失智者的問題行為,通常有情感性、行為症狀、精神病等三大類症狀,常造成失智者與家人爭執、照顧者負荷過大身心俱疲,若照顧者不熟照顧技巧易崩潰,甚至釀成家庭悲劇。

奇美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個案管理師吳淑媛說,很多失智者的問題行為,常讓人覺得「很盧」、不講道理,此時照顧者應避免與其爭執,而是採取接納、順勢而為方式,透過引導對話轉移注意力。例如失智者認為枕頭有蟲,每天都要洗枕頭,可溝通表示會幫忙洗,再給另一個枕頭,必須避免爭辯,安撫其不安情緒。

也可根據失智者專長或興趣,導入相關照護措施,例如寵物治療、電子寵物陪伴、娃娃治療,或粉彩塗鴉、手作創作等藝術治療,其他還有園藝、懷舊、活動、音樂、芳香等治療,讓他們沉浸在愉快氣氛中,有助緩解混亂、遊走、躁動不安情緒困擾。

高金盆表示,失智者遊走是最常見令人擔心的問題,避免失智者走失、進入不安全環境造成意外傷害,是照顧最常面臨的困難。建議照顧者除了居家環境安全外,可讓失智者戴衛星定位(GPS)手表,以防走失。除配合醫師治療,定期運動,參與日照、據點、關懷中心等團體活動更重要,可以延緩失智進展,也降低照顧者壓力。

長照

上一則

打鼾聲量有如洗衣機運作 醫揭未重視這病恐致心肌梗塞

下一則

不想說話、易做惡夢?當心「震後創傷症候群」 這10題中半數要就醫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