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發文宣布:以伊停火 「12日戰爭」結束

中東情勢較預期克制 油價大跌7% 道指上漲374點

台大開發AI助手 2分鐘揪「癌中之王」胰臟癌早期病灶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診斷,台大醫院開發AI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幫助發現早期胰臟癌。(取材自台大醫院)
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診斷,台大醫院開發AI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幫助發現早期胰臟癌。(取材自台大醫院)

胰臟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因難以早期發現診斷、不易治療,且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只要腫瘤逾2公分,很容易轉移、侵犯重要血管,致死率極高。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AI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幫助醫師發現電腦斷層CT上肉眼難以分辨的早期胰臟癌,若能於腫瘤小於2公分時即時診斷與治療,5年存活率可望由10%大幅提升至80%。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世杰表示,這套系統是利用院內累積的胰臟癌治療經驗、大數據資料,不斷透過AI模型訓練,開發超過5年。在台大醫院測試準確率93.4%,利用健保署資料庫也達到91.4%準確率,系統已於2024年底正式於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臨床上線,開放提供自費AI影像分析服務。

胰臟癌為什麼難以早期發現、難以治療?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任廖偉智表示,胰臟位於腹部深處,且連結多處器官,手術複雜度很高,無法靠單一科別治療。由於胰臟癌早期難發現,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師,也可能無法第一時間確認電腦斷層CT影像,若「再追蹤、再觀察」,3個月後腫瘤迅速長大。

廖偉智說,腫瘤在2公分以內被發現,5年存活率約80%;腫瘤超過2公分,5年存活率不到20%。胰臟癌早期幾乎無明顯症狀,即使有也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現行臨床上約40%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在CT未能被發現,肉眼也看不出來有腫瘤。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醫師陳柏廷表示,要找到腫瘤小於2公分的早期胰臟癌,在CT影像中猶如海底撈針,再加上約40%病灶易被忽略,診斷成功率只能仰賴醫師經驗。「利用AI輔助診斷系統,藉由胰臟及腫瘤自動分割模型只要2分鐘判讀時間。」這套AI系統已於去年底上線後,迄今約有20到30位病患使用。

胰臟癌治療棘手,廖偉智說,臨床上高達85%病患被確診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腫瘤超過2公分的病患開刀,大多數的人術後仍會復發。廖偉智提醒,除了定期檢查之外,有家族史、慢性胰臟炎、胰臟囊腫、基因異常、糖尿病患者等高風險群,更應定期接受CT檢查,再利用的AI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來分析追蹤,確保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提高5年存活率。

腫瘤 AI 癌細胞

上一則

粽子配水果解膩?避開這2種 以免胃痛、嘔吐、腸胃炎

下一則

「一家一家來就診」端午新冠還在燒 台中醫示警:新增這2團傳染鏈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