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密西根州槍案共9傷 8歲童頭部中彈 嫌犯疑自殺亡

理財/想成為百萬富翁 要善用這3種帳戶

「甄嬛傳」官宣團綜 觀眾為何對12年前的劇念念不忘?

甄嬛傳紅了12年。(取材自微博)
甄嬛傳紅了12年。(取材自微博)

優酷官方官宣「甄嬛傳」首檔綜藝節目,稱劇組主創將全員重聚「甄嬛愛不停」。據綜藝節目組的官方描述,這次團綜不僅是時隔12年全員首度重聚,也是電視劇主創和全網「甄學家」們的雙向奔赴。

北京青年報報導,中國古裝劇「甄嬛傳」2011年首播,導演鄭曉龍沒有想到,在那個「步步驚心」、「宮鎖心玉」等清穿劇當紅的時間段,自己的這部劇竟然在播出當晚迎來了收視高點,之後的口碑更是水漲船高。2012年3月26日,「甄嬛傳」在安徽衛視、東方衛視上星首播,並且在台灣也受到歡迎,台灣甚至三次重播購買版權。之後在日本南韓、美國等國家相繼播出,是首個在Netflix平台付費播出的中國電視劇。

「甄嬛傳」能在播出後十幾年間依舊熱度不減,離不開鄭曉龍和編劇王小平對於劇本的改造,「走出淺薄的古風言情舒適圈,注入批判封建制度的現實主義色彩,「甄嬛傳」的成功就在於這個劇本是有深度的,經得起網友們『顯微鏡式』的觀看,拋開精緻的服化道、優秀的演技與配樂,更重要的是有厚度的劇情值得反覆推敲。」資深編劇南雷雷談道。

「甄嬛愛不停」將在優酷上架。(取材自北京青年報)
「甄嬛愛不停」將在優酷上架。(取材自北京青年報)

能夠在清穿劇熱潮中突出重圍,說明「甄嬛傳」跟其他劇集相比,擁有獨特的優勢。「它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宮廷鬥爭劇,更是一部充滿懸念和情感衝突的人性劇。」南雷雷表示,「甄嬛傳」在兼顧娛樂的同時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藝術作品,這種深度和內涵使得它在宮廷劇中獨樹一幟。

「表面上是宮鬥,實際上是一出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劇,這是我小時候第一次在電視上看「甄嬛傳」時完全沒有意識到的。」北京語言大學學生小鈺說,「甄嬛傳」是自己和身邊的同齡人無法割捨的一部「下飯劇」。「每看一次都能發現劇中的新細節,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看也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就算劇情都滾瓜爛熟了,再看也不會覺得無聊。」

「劇情靠譜、表演靠譜、細節靠譜」是網友對於「甄嬛傳」受歡迎原因的總結。資深劇評人櫻桃聊到其作為「下飯神劇」的優勢:劇情跌宕起伏的同時又很有邏輯性,隨便點開一集看都不會覺得寡淡無聊。此外,很多觀眾也後知後覺地發現,不少近幾年才走紅的女演員,都曾在「甄嬛傳」中飾演「小角色」。「「甄嬛傳」之所以在互聯網演化出了所謂的『甄學』,就在於它細節、伏筆、留白實在太多、太精巧了。觀眾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感悟,自然是百看不厭。」

「這也源自於導演鄭曉龍掌控全局的能力,大刀闊斧地將「甄嬛傳」最初的89集刪成76集,劇集中沒有什麼多餘的鏡頭。」櫻桃說。

台詞劇情二創剪輯、衍生熱梗表情包、名場面翻拍模仿……隨著短視頻平台的興起,大量素人開始模仿「甄嬛傳」中的經典橋段和台詞,以惡搞、戲謔的草根化方式演繹這一宮廷大戲。

鄭曉龍沒想到,比起剛播出時已經稱得上不錯的口碑成績,十幾年後「甄嬛傳」還能激起更大的熱度,並且這樣的熱度完全來自於網友們出於自發性的喜愛。大量的熱梗和二創離不開「甄嬛傳」中堪稱經典的台詞設計,從最初的「臣妾做不到啊」、「翠果,打爛她的嘴」表情包到現在「滴血驗親」台詞「全文背誦」挑戰,人們對「甄嬛傳」台詞話術的模仿並不僅僅止步於網絡上,更成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調侃和模仿的共同話題。

「甄嬛傳」有驚人的市場前景,也是因為缺少更有潛力的作品超越它。不是觀眾不想看新的,而是新的無法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甄嬛傳」的成功也讓我們開始思考這一點。

南韓 日本 Netflix

上一則

一罹癌竟是第四期 台女星哽咽認「這毛病」纏身30年

下一則

繼安芝儇搬到高雄後 李多慧也宣布定居台灣

超人氣

更多 >